电商运营干活分享,短视频运营,抖音运营,淘宝运营方案思路分析!

如何积累“1000个铁杆粉丝“来打造品牌IP?

运营推广 yunying 2℃ 0评论

如何积累“1000个铁杆粉丝“来打造品牌IP

很早以前,我就听说过凯文凯利的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

意思是说,要成为一名成功的自由创业者,不需要拥有海量的用户,与1000个铁杆粉丝直接接触,维持关系就够了。每年产出新的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会重复购买。假设每年你从他们身上获取100美元的利润,就足够维持你的生活了。

 

它与微信公众号的slogan”再小的个体,也有品牌“,知识星球的slogan“连接1000个铁杆粉丝”的精神一脉相承。

自由职业这几年,我一直在践行这个理论,过上了自产自销、不求人的自流量人生。

以前,我以为1000个铁杆粉丝只适用于个人,对公司来说不值得一提,因为量级太小。但是这些年接触了很多公司客户,加之疫情期间我的观察,我发现1000个铁杆粉丝比我想象的还要难能可贵。是每个人和每个公司都需要的!

有了他们,疫情期间你根本不会慌。重新起步会很快。

那些有1000个铁杆粉丝的餐厅,刚刚解禁,粉丝们就要排队1小时去吃;

那些有1000个铁杆粉丝的咖啡厅,在粉丝的威逼利诱下开门迎客,一派生机;

那些有1000个铁杆粉丝的火锅店,外卖一上线就跑断了腿,业绩恢复到正常时期的7成;

而就连我这个小小的个体,在上个月恢复线下运营私塾课,不用吆喝,名额就满了。

疫情考验了真爱,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消费,哪些是立刻想去见的人、想去吃的店。

我认为无论你的野心有多大,1000个铁杆粉丝都是你坚实的底盘。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立即开始积累吧,抛开100万粉丝的不切实际,把心思真正用在值得被好好对待的粉丝上。那么下一个黑天鹅事件来临之前,你的抗风险一定能增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这是不可以逾越的阶段。

1、什么样的粉丝算是铁杆粉丝?

既然我们对铁杆粉丝寄予厚望,那肯定他们也不是一般的人。可能10个用户里面才能选出一个来。所以不要被用户数给迷惑了,有的追求虚假繁荣的公司,即便是有1万个注册用户数,要挑1000个甚至100个铁杆粉丝出来都很难。

我认为铁杆粉丝满足这些画像:

①价值观追随,相信你和你推荐的东西,重复消费;

②在公开场合如朋友圈自发向好友推荐过你的东西;

③对于你有宽容度,对于你的粉丝有亲和力,愿意在社群里带着新粉玩。

这样的人,在我约3万人的私域流量池里,也就300个吧,1%的比例。但是已经能支撑起让我满意的生活。可想而知,如果有1000位这样的粉丝,足够支撑一家一二十人的小型公司运转。而大部分公司的规模也就是在这个范围内。

所以我特别建议还没有拿到融资要靠自己的流水支撑下去的小微创业者,好好去捋下自己以往消费过的用户,到底有多少是真心认你的,别人抢不去的。那些是流水一样留不住的一次性用户。下次再对外报数据时不要算上他们了,以免自欺欺人。

我在给公司做咨询,给学员做培训时也是抱着这样的观点来传输运营知识的。相信的认真去践行的现在越来越好,稳步向前。也有部分童鞋觉得我的方法太慢了,想要一飞冲天,以为自己有几个钱就可以靠投放跳过这个苦逼的原始积累阶段,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所以私塾课上常常有人说, “虽然也不是全部知识都消化吸收了,但是终于明白自己曾经为什么失败了”。

对待铁杆粉丝最大的要诀就是走心。我本以为走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每个人不花成本就能做到的,但事实上,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走心是很累很麻烦的,很难耐得住寂寞去做到的。这就给了那些有情怀、有故事、有初心的小而美创业者很多的机会。

将你的价值观发射到茫茫宇宙之中,让人识别到,自然有铁杆粉丝慢慢靠近……

2、如何积累前100个铁杆粉丝?

既然我只有不到1000个铁杆粉丝都可以过得很滋润,那我们就降低难度,先给自己定个100的小目标吧。在这个阶段锻炼自己的内功,让自己有福消受,才承担得起日后的繁华。不会轻易翘了尾巴。

我认为这不仅是个公司运营的问题,还关乎人性修炼、自然法则。

我见过很多人没有经历过那个生根的阶段,没有站牢就被资本的风吹捧起来,即便赚大钱了,心智也是不成熟的,无法戒骄戒躁,再有钱也迷失了自己,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更多的人是重重摔下来,什么都没有了,一盘散沙。

而我亲眼见过一家公司因为创始人退出不干了,几百号铁杆粉丝还在一个群里3年了不离不弃,只要这个创始人再出山,无论做什么,这些都愿意做他的第一批粉丝。其中就有我。

如果你一开始就把愿景建立在面目模糊并不认你的普通用户上,那就像在沙滩上建城堡,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而如果一开始你的的事业基石上就有100个铁杆粉丝支持,他们包容你,他们为你消费,他们为你传播,他们介绍别人为你消费,他们对待将信将疑的新粉如姐妹,那你的摊子还愁做不大吗?

那么前100个铁杆粉丝如何积累呢?有的人说用上漏斗法则从一大批人里去筛,有的人说一个个的选。其实都不是。

这个时候就要用到MVP、私域流量池、个人IP、杠杆化思维等我们运营课上讲到的东西了。让我一一来解读下。

①MVP你的主打产品

你的第一个产品应该是最能代表你价值观,最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低价引流产品把人圈进来再说。比如我的第一个知识付费是客单价1000+元的线下课,也就是私塾课的前身,我用了最小的成本也就是一张海报一篇公众号文章去呈现它的想法。而不是9.9元的引流课,或者99元的音频课。虽然后两者带来的用户量会更大,但是我认为它不能代表我最想表达给用户的,不能代表我的真正价值。即便用户来了,还是粘不住,会走。

②个人IP一以贯之融入增长

接着,你需要带着个人IP意识去做所有增长的事儿。因为你要记得,你是要做1000个铁粉的人,不是要100万普通用户的打法,你一开始就要大家对你有辨识度。让粉丝知道他们粉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有何不同,她会长期给你带来什么价值。一开始就是长期主义的打法。

初期建立个人IP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通过朋友圈、公众号去围绕你的长板输出你的价值,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儿。

③杠杆化思维,价值连接

初始阶段,你可以输出的东西可能不多,你可以充当一个价值的连接者。比如你看到哪本书好,哪个课程好,哪个资料包好,你来把这些价值点和需要他们的人进行一个连接,那么即便这些东西不是你原创的,不归属于你,但因为你慧眼识货,帮别人找到了,节省了别人的时间,别人也会感谢你。而另一边,在知识的创作者那里,你也得到了一个好名声,可能会让你离知识IP更近一步,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提携。

用我自己现身说法吧,我最开始从杭州回到成都时,没有一点资源,也没有人认识我。我就是利用我了解市面上运营课的优势,利用三个月时间在朋友圈做了【小马鱼选课】的栏目,不断测评课程,说它适合谁不适合谁,让人相信我的眼光和中立客观。这个比自己做课起步容易多了。

然后我挑选了几门北上广老师讲的课,带到成都做落地,场场都很成功,老师们很感谢我(我比较有眼光,选的是有潜力的老师,当时还不贵,现在身价高了),同学们也很感谢我。

④私域流量池承接留存下来

同时,在此期间你就要有意识建立你的私域流量池了。那几次折腾大概加了500个成都的付费用户。那就是我的第一批种子用户。后面有很多人在我之后自己的课打磨出来后,就来参加,成了我的铁杆粉丝。还有人一句话都没给我说过,但是给我介绍成功了B端咨询的客户。

这就是价值连接带来的好处,他就像垫脚石一样,让你在还弱小时,够得着更大的东西。这就是利用了杠杆化思维。

如果以前那些课之后,我就不管那些用户了,我没有走心用心的对待,那他们就像流水一样走了,我只是赚到了一次课程落地的费用而已,根本享受不到做好用户运营带来的复利增长。

没有那些掏心窝的开始,根本没有我的现在。

3、如何从100到1000?

通过上面的MVP、私域流量池、个人IP、杠杆化思维的运用,大概一两年会有前100个铁杆粉丝出现。不要嫌慢,长根的阶段,慢就是快。100个之后就会快多了。

比如我现在,虽然没有到1000个那么多,但是路子对了就会觉得很轻快,很顺畅,今年应该可以突破500个。

这个阶段就涉及到公域流量池、生态化思维等运营知识和思维的应用了。

①找到适合你的公域流量池长期深耕

通过100个铁杆用户的测试和反馈,你应该开发了几个不错的产品了,可以去到更大的市场去试试水了。那么你可以尝试投放或者自己做内容营销去公域流量平台去引流。比如我深耕知乎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两个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比较小众的地方,但对我来说非常合适。

记住哦,别人的流量价值洼地不一定是你的,像我就做不来抖音,不一定风口在抖音上你就一定能在里面挖到油田的,不深耕在哪里都挖不到。因为我善于做私域流量,所以视频号会更适合我。

内容营销这个事情一定要持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啥效果的。做多了密度浓度高了,被动引流系统就建好了。每天都会有几十个人从各个平台上来加我,这些是看到我的内容认可的,质量就会比较高,后面转化也更容易。

②生态化思维,放大价值

生态化思维在我看来是杠杆化思维的升维,不是仅涉及两方的价值交换,而是有第三方甚至更多方参与进来的一个场景。

生态化思维有种做局的感觉。你会发现大部分运营在做的事儿都不是直接在完成KPI,而是做一个局,你坐庄,让大家来玩得开心,各取所需,过程做好了KPI自然就完成了,这也就是运营跟销售不一样的点吧,运营更加的曲线救国。

比如我做社群,培养志愿者,扶持新生代知识IP,这些是只有具有生态化思维才能做得好的事儿。

社群不是微信群,不是会员群,不能以自己独尊,试图在里面不断割韭菜。你应该以运营一个鱼塘的心态去运营社群,鱼虾、水草、泥土彼此共生。

水至清则无鱼,甚至对于那些混群有打广告动机的人也应该宽容,如果她积极回答了问题,展示了自己,赢得了信任,这样的人我会视为她兼职帮我活跃了社群,而不会视为敌人。她付出了然后在我的群中得到她想要的无可厚非。

而我自己却很克制,我很少在自己的群内打广告。我想让大家感觉到这是大家的群,我没有资格随时动用广告位。正因为此,很多人喜欢呆在我的鱼塘里,因为他的付出我看得到,我很公平。实不相瞒,我老公在我群内打广告都被我说了,怒而退群哈哈。

开放和生态往往是一起的。生态化也是一种开放的企业文化,小米和阿里都是具有生态化思维的伟大公司。放在个人身上,开放是挺难的,特别是有的人没有自己核心卖点的产品和核心价值观的个人IP,总害怕开放之后竞争对手会把自己的人挖人。于是死死攥住那一点客户,久而久之客户也对你失去新鲜感。死在了你手上。

记住呀,我们做私域流量池并不是圈养用户,让他们接触不到别的讯息,只认为你是最好的,那不跟PUA差不多吗?我们自己要提供价值,并且邀请别的人来一起提供价值,增加用户的离开成本。你做庄,你需要大气!

有人问,遇到竞争对手怎么办?在我看来你是要做个人IP的人,每个人都独一无二的,没有同质化就没有竞争对手而言。

而且我们信奉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这个理论是没有攻击性的,不是要做垄断,要上市,要商战。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我只吸引1000个铁粉,别的你能吸引走就罢了。上次参加一个线下培训,老师非要让我写竞争对手,然而我就觉得我是没有竞争对手的。

每每在市面上看到做的事儿跟我差不多的团队,我都会去想我的独特之处,并放大它,而不是回避,久而久之,我非常清楚我的位置我的角色和我的用户画像了。我的产品越来越尖刀了。

像我最近推荐了一个复业实验室的课程,其实她的人群跟我有重合,但是我们价值观契合的,他们创始团队又是腾讯出来的,产品思维会比我更强或许我的用户里有喜欢这种课的人,我推出来,就有10个人报名了。

再比如,我们成都有个创业团队叫闺蜜力量,我们的用户也有重合,但是我挺喜欢他们的。他们比我更善于陪伴,我觉得我的用户里有些还处在混沌期没想清楚的,或者更女性更感性的,就更适合去她们那里找方向。她们那里有开始上快车道的同学,就适合我的课。

因为这种开放和信任,我们都会彼此推荐学员,这期我的私塾课她们的创始团队好几位都要来参加。

这就是生态化思维的体现,比你单打独斗、藏着掖着,成长快多了。

最后我想说,搜寻1000个铁杆粉丝的过程就像是人性的修炼,做好了你会非常踏实,人生进入正循环。错过了那个时期,以后你会要补上的,花的成本更高。

-END-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如何积累“1000个铁杆粉丝“来打造品牌IP?

喜欢 (0)

文章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