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深度精选
我们坚信:好的创意/是可以复用的
十一回了趟老家,我妈兴冲冲地给我展示了她刚学会用拼多多买的各种东西。有9.9元的“立日”洗衣液,19.9元的“乔普红双喜”热水壶,39元的“飞利普科”剃须刀…等等。
作为一个互联网运营,我对拼多多的“病毒式营销”是打从心底里佩服。但作为一个子女,我对拼多多的“各种山寨赝品”是深恶痛绝的。
△ 拼多多的洗脑广告歌
拼多多的很多产品,用不到一周就坏掉了。但当我劝我妈别再上拼多多时,我妈竟说:“反正比门口超市便宜嘛,就买点小东西用,质量差点也不会心疼。而且我们一起跳广场舞,大家天天在群里拼团,大家都买,我也就跟着买了一堆了!”
果然,“有量,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虽然我对拼多多的很多做法并不认同,但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改变了中国三四线城市的电商格局,也让更多人关注到曾经被忽略的下沉城市群体。
那一路开挂的拼多多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又是如何把我妈这一批三四线广场舞大妈给套牢的?
今天这篇拼多多的发展史,也许可以给你一些答案。
一路开挂的发展史
3年时间、3亿用户、225亿美金市价,拼多多可真谓是中国电商界的一个野蛮生长奇迹,创始人黄峥也被奉为社交电商领导者。
2015年4月,黄峥从Google离职,创立了拼好货公司(自营生鲜电商),走的是妈妈们最爱的拼团模式,短短8个月订单峰值就近100万单。
同年9月,拼多多紧接着上线。用「游戏化促销」和「爆品打造」,上线两周粉丝数破百万,并迅速拿到高榕资本、新天域和腾讯的1.1亿美金的B轮融资。
2016年9月,拼多多和拼好货宣布合并,实现了产品和流量共享,为后续拼多多上市打下了基础。
2018年7月,拼多多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拼多多市值225亿美金,黄峥身价高达980亿,成为排名第13名的中国富翁,直逼成小米创始人雷军。
△创始人黄峥
拼多多这份光鲜亮丽的履历,像开了挂一般。在竞争对手处于舒适区的时候,拼多多结合了当下社会经济形式,抓住社交媒体和流量下沉的风口乘风而上。
黄峥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善于从社会总体走势分析,精准的找到了存量市场,打造了社交+电商新模式。
是谁在积极用着拼多多?
2016年,拼多多 “一亿人都在用的购物APP”的广告语还响在耳边,也不过就2年的时间,广告已然变成了“3亿人都在用的购物APP”。
从拼多多的招股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拼多多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群体:
• 30-39岁的家庭主妇(占比49%)
作为拼多多的主力军,家庭主妇们对产品价值十分敏感,对生活精打细算,主要购买力在家居生活用品。比起质量更关心“产品多元化”和“便宜”,也更乐于邀请好友一起分享优惠。
• 40-49岁的中老年人(占比30%)
这部分用户大部分没有支付宝,用淘宝、京东购物就太过繁琐。对于他们来说可以一键微信登录和直接微信支付的拼多多更加方便,而且中年人的时间更充足,花点时间省点钱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愿意的。
△数据来源于拼多多招股书
拼多多抓住了这批用户存在的“占便宜”心理,吸引了大量中老年用户购买,攻下了淘宝、京东无法下沉的用户群体。
据拼多多招股书显示,截止今年第二季度,拼多多的月度活跃用户为1.95亿,活跃买家达3.44亿。其中,活跃用户65%主要来自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购物需求简单又粗暴:只要一个东西看上去好看、质量能用,价格有优势,那就可以买。如果还能和大牌沾点关系,那就可以拉上亲朋好友一起买。
他们虽然收入不如一二线城市,但却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拉亲朋好友砍价。
这些群体看重价格、圈子小、线下交流频繁、口碑传播效果更强的用户特点,恰好跟拼多多这种社交+电商的模式契合。
哪些关键因素造就了拼多多?
在阿里巴巴跟京东两家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拼多多已经凭借着它独特的社交+电商模式杀出了一条电商红海血路,并迅速圈了3亿用户。
据最新极光大数据显示,拼多多的渗透率已经超越京东,成为行业第二。
△数据来源于极光大数据
拼多多的成功关键词有五个。
① 市场空缺
近年来,一二线城市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群体的经济水平在快速提升。加上智能手机、微信、物流等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普及,下沉城市的购买力正在觉醒,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流量池。
而京东、淘宝这些早期的电商崛起者,受到PC端平台基因、下乡策划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无法攻克三四五线城市。
这成就了拼多多最好的时机。拼多多选择避开了与电商巨头正面交锋,瞄准了三线及以下城市这个用户基数庞大但一直被忽略的市场。
② 消费分级
拼多多火了以后,很多人问,所有行业都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拼多多做的事算不算消费降级?
其实消费升级跟消费降级是并存的,随着贫富两极化越来越严重,导致消费也出现了明显分级现象。
这是同一个中国:
一个是全世界各地游、奢侈品随便买、整天吃吃喝喝的小红书世界;
另一个是在好友群里拼一个9.9的纸巾、群发了50个人只为了拿不到100块的免费砍价奖品的拼多多世界。
一二线城市的用户群体消费更注重品质和体验,而拼多多的用户群体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很多用户甚至都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商,对于他们来说,价格便宜能省钱才是王道。
拼多多抓住了下沉城市的用户心理,把产品定位于价格便宜的日用品,并利用借助微信的力量下,快速占领下沉城市市场,实现“农村包围城市”。
在当今这个两极化严重的社会,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运营,通过精细化的运营方式提升用户体验才是王道。
③ 货找人模式
随着新的流量入口从搜索形式转向了社交形式,用户购买习惯发生变化,传统电商逐渐开始向社交媒体渗透。
据创始人黄峥介绍,传统电商平台类似于百度,用户通过搜索功能找到自己想要获得的商品,是人找货模式 。
而拼多多更像是今日头条,通过社交分享跟大数据等功能让商品找到需要的用户,是货找人模式。拼多多用拼团模式,将购物跟社交链接起来,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电商模式。
④ 全民社交
拼多多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把社交玩到了极致,并把社交电商模式推向了风口。
社交电商的本质其实就是“熟人经济+信任经济”,以影响力和人脉驱动用户增长。拼多多的目标用户——三线及以下城市中年女性用户,处于一个“熟人社会”环境,本身圈子就小,消费易受到熟人舆论的影响,且天生具有自发的传播性。
拼多多利用拼团、砍价、抽奖等社交裂变方式,让用户自发地更多的用户,形成病毒式的“用户裂变”增长。
⑤ 游戏化促销
拼多多致力于“将娱乐社交融入电商运营的商业模式”,APP中拆红包、助力免单、邀请好友砍价以及最近推出的多多果园,其实就是利用游戏化的设置,让用户完成了游戏系裂变。
△多多果园玩法
这种类似游戏的运营模式,包含了:任务、规则、奖励机制、主动性,通过让用户完成一些小任务即可获得大量奖励来增加平台活跃度。
这种以钱为切入点的社交游戏,借助了微信生态的得天独厚的获客优势,让拼多多吸引了大规模的用户。
其实,拼多多跟被一起称为“下沉三兄弟”的趣头条、快手的成长之路很相似:在淘宝、京东、网易都在争夺一二线城市市场时,拼多多看到了占人口总规模比例极大的下沉城市用户这块蛋糕。
凭借这些战略,让拼多多在一众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改变了电商行业多年来两足鼎立的局面。
惹3亿人非议的APP
提起拼多多,很多人脑海里闪现的就是盗版、假货、低质…更被网友戏称“三亿人都敢坑”的拼多多,打开拼多多,简直就是走进一个大型山寨现场。
△VIVO变VIVI,OPPO变OPO
假货丛生,当然会有正版大佬们站出来维权,比如:创维电视的母公司深圳创维—RGB集团、儿童作家郑渊洁,更有上海工商局直接约谈拼多多。
一谈到假货问题,有人说当年的淘宝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吗?甚至连创始人黄峥都说“淘宝早期吃过的苦,我们都躲不过”。但是早期的淘宝的假货跟现在满是低价高仿、三无产品的拼多多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淘宝商城已更名为天猫,走品质路线
而且经过近几年淘宝的严格整顿,彻底改变了早期淘宝在人们心中低价假货的形象。也将原来的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走上性价比和品质的道路。
据了解,在2018年第一季度里,拼多多就亏损2.01亿元,在解决假货问题的同时还要处理亏损问题,拼多多的未来之路并不轻松。
拼多多未来路在何方
不得不说,拼多多确实找到了不同于淘宝、京东的差异化电商模式。集聚大批低价产品刺激用户在社交网络中自发传播,短期内完成了用户的疯长,创始人黄峥仅用了3年时间就超越了艰苦创立京东20年的刘强东。
但一味的迎合用户,一直打低价+假货模式,忽略了产品质量跟企业诚信度,对企业来说并不是长久之计。
想在电商这条路上想要走的长远,打假是拼多多无法回避的路障。拼多多应当把所有的红利沉淀在用户价值上,从低价战略走向品质升级路线,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当然更愿意是现在电商三足鼎立模式,毕竟市场良性竞争才能让我们有更好的选择并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而作为一个互联网运营,我们在谴责拼多多、不理解拼多多的时候,更应该深思的是如何更好地去满足它这批用户群体的需求。
至于接下来,拼多多能不能脱掉假货的帽子成功“洗白”,真正实现黄峥**的“电商新物种”,我们拭目以待。
– End –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三亿人都敢坑”的拼多多,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