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以电影、图书、音乐为主的兴趣社区,豆瓣聚集了一大批文艺青年,平台也一直依靠用户 UGC 在生产内容,并始终保持着一种“傲娇”气质。广告很少,品牌宣传几乎不做。今年春节前,豆瓣在北京地铁1号线和4号线投放地铁平面广告,之前 小编说要和大家分享的豆瓣首支TVC广告也在2月16日如约而至↓
此广告最先通过朋友圈信息流推广的形式展现在大众的视野,有做了10年广告的广告人评论自己没看明白,朋友圈的回应明显分成了两拨:“看哭了”和“看不懂”。
单纯从画面或情结上理解,这个宣传片似乎并不大好懂。简单的说,这是一个人穿梭自我精神世界的旅程,也是一群人交换精神感受的心声,短片不过分解读,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但,伴随的广告的播出,网友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问题1:为什么11年不做推广的豆瓣突然要为自己打广告?
其实这个问题,官方的回应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了。豆瓣创始人阿北这样回应道:“豆瓣一直静默在现实世界之外,希望为你的精神世界留存一处不受干扰、安然生长的地方。豆瓣的这种平台属性,使得每个使用者看起来都不一样,我们不太适合定义它。而 10 年过去,当现在豆瓣注册用户超过 1.3 亿,我们觉得是时候讲一讲豆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了。
问题2:豆瓣这广告拍给谁看?
有人说豆瓣这片子是拍来吸引新用户的,知乎、网易等同行业巨头快速渗透到互联网热潮当中,豆瓣太“慢”了,是该有所行动了。也有人说这片子是拍给豆瓣用户看的,这是属于豆瓣人身上独有的印记,豆瓣是我们的精神树洞,是真正的革命根据地,或者这部片子是对豆瓣人最准确的解读。
但,也许,我们都错了。正如该片创作者李三水所说的,“这条片子的受众,绝对不是所谓的新用户或老用户,一个近2亿之多的超级平台和老牌互联网平台,何来的用户新老之分,只有用户的深浅之别,某种意义上,11年来,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没有正式注册过豆瓣,但一定都通过豆瓣了解过电影,书籍,音乐,个人癖好等涉及精神消费的内容,那你说,这样的我们,算新用户还是老用户呢?所以某种意义上,这次豆瓣的首轮亮相,更大的意义不是去讨好谁,而是第一次告诉所有人,我是谁。而告白的方式,如我对于作品的描述:这是一首属于豆瓣的影像诗”。
问题3:为什么要拍这样一个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广告?
其实一个广告的好坏不难定义,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拍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广告也许是在浪费钱。但一个作品的好坏,本不应停留在让大家聚焦讨论作品的技法或创意的优劣,而是它可激发每个人深度思考,这个品牌,对于自己意义为何?为何喜欢为何讨厌?恰如一部好的电影,真正的理想结果,是让观众看完后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一再赞叹情节的精彩。
豆瓣的这支广告也许能让我们重新定义“广告”带给用户的应该是什么?
附:部分豆瓣儿对广告的解读
我的树洞,我的灯塔,我全部的自卑与狂妄——豆瓣七年,我们并没有痒。
广告好棒。这么多年,一起恶搞,一起阳春白雪,虽然每次改版都骂,但是依然离不开。真正的精神革命根据地,在豆瓣啊!
‘我的精神(病)角落,是一场预谋已久的盛大冒险。我经历的,和未曾经历的,都是我想表达的。在豆瓣,不用关注自己是否合群,不用勉强去做一个正常人,在这里,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张开双臂,拥抱自己。
我能说什么呢?这就是一个很‘豆瓣’的短片,不知所以的自鸣得意,故作很酷,假装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其实又在乎得要死?我没法不爱这种玩意,说到底,大家虽然浑身抖落槽点,但谁又不是自恋到骨髓?
我们需要一个精神角落,在这个角落里,就做真实的自己,喜欢就相处,不喜欢就指摘,但在这里,我就是我自己,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评论我。我愿意的时候,就拥抱世界。我不愿意的时候,就自己独处。谢谢豆瓣给我一个精神角落。谢谢这支透露着灵魂深处孤独的短片。
豆瓣这短片够开脑洞的。现实或许逼仄,但想象永无止境,王小波老早说了: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翻开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或者听一首歌,如此简单地就可以进入另一个更自由、广阔的世界,何乐不为呢?
生活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正如豆瓣这组广告一样。虽然说着不一样的话,最终只想表达他们的观点:“我是平凡的,承认这一点,让我不平凡。”
豆瓣最近终于有钱投广告了,放大了莫名的标榜,洞察的主题像是意**出来的,投放广告要抓的核心人群也不再是我能理解的,作为一个七年多的豆友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还玩豆瓣了。
豆瓣最新广告片《我们的精神角落》教科书般诠释了什么叫“孤芳自赏”和“矫情”。彻头彻尾的自嗨片。初级文艺患者总喜欢把自己与人群隔离,营造一种“我很高处不胜寒”的自我幻想。其实只是一种作态。更不谈“精神角落”完全拔高了豆瓣的定位,真是不禁质疑会把网络平台当精神寄托的青年能高到哪里去。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为什么豆瓣的这支广告有人说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