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特劳特和里斯
特劳特、里斯。两大定位咨询公司属于官方。尤其是特劳特专家邓德隆,第一个提出定位就是战略,战略就是定位,第一个把定位理论从品牌方法升级为企业战略方法。
邓德隆时期的成美出版了 《不同于奥美的观点》,是第一本定位理论中国化的书,重新定位秉持品牌形象论的国外广告公司不懂中国企业的现实。
特劳特是官方中的官方,明星案例如东阿阿胶、瓜子二手车、王老吉(中期)、加多宝(早期)等等不必多说了。
里斯也是官方。明星案例如哈弗汽车、老板电器、王老吉(后期)等也是非常经典。《品类战略》值得多看几遍。
官方的特点是权威,固有弱点是不客观。在王老吉案例上,三家都不会说实话,即使说了实话也没人信。
王老吉这个案例非常有意义,三家定位咨询公司分别服务她三个时期,应该有一本单独的书来介绍这个案例。
不局限于三家的各自说法,而是站在客观独立的立场上阐述全过程。对于商业思想案例的充实,具有极大的价值。
厚德也获得了特劳特本人的授权,专注定位培训。但是厚德在方法论和推广上都不如两大定位公司。
学界: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
特劳特曾尝试和北大汇丰学院合作,抢占学界的认知。毕竟作为实战派,缺少学界的客观性,能够把定位理论引入学界,就像把武侠小说列为文学研究对象一样,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提出营销4P的科特勒博士在美国西北大学任教,提出波特五力的迈克尔波特在哈佛商学院任教,其学界立场的客观性是其理论能够传播的重要因素。
有人说学界没有实战,根本不懂市场。那么请问妇产科医生都生过孩子么?尤其是男医生,是不是他没有生孩子就不能做妇产科医生了?请问德鲁克经营过企业么?**上过前线打仗么?甚至亚当·斯密、韩非子都没有治理过国家,他们的学说却成为国家构建的底层逻辑。
提出这种问题的人,要么是智商欠费,要么是价值观不正。
学界的价值是总结天才的经验,把天才的偶发性、碎片式的灵感整理,予以体系化、清单化,进而变得可复制可学习。
学界的特点是客观,不会仅限于某一个公司的案例,不会被屁股决定脑袋,而是客观公允地平视所有案例。这正是学界的价值。
但也应该看到,目前的学界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江湖:其他人
江湖远离庙堂之高,依然不能摆脱其主观性,但是具有灵活性。虽然看起来不权威也不客观,但是正是因为不权威,所以更灵活,更细分。正是因为不客观,因而可以更有主观能动性。
相比民间,江湖派更有实战性,相比官方和学界,江湖派更有灵活性。江湖派不如官方权威,但并不是不如官方专业。
不如官方更权威,是因为官方有两位创始人的授权,首先在认知上看权威的官方更专业。但是从事实上看专业才能权威,权威则不一定专业。
在某个边界内,认知大于事实。甲方认为官方更专业,于是更有实力的品牌会选择特劳特和里斯,两大公司的势能也会随着甲方的势能而增长。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良性循环。
但是两大公司也知道,权威不等于专业。所以他们选择客户会更加谨慎,因为一旦失手就会破坏专业性,进而破坏权威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认知大于事实。对于少数人来说,事实大于认知。懂行的看门道,不懂的看热闹。
民间派的最初代表是成美。黄金酒、江中健胃消食片、江中小儿健胃消食片、王老吉(早期)案例都是非常经典的定位操作,其中的外部思维、心智扫描、重新定位,以及对竞争对手的调查,手法非常高超。
还有定位新经济领域咨询的顺知;定位投资的天图;定位设计的记豪、陈与陈;定位公关的快刀何等等。
值得强调的是,一些企业家也是江湖派定位高手。如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晱晱,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小米创始人雷军,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其中以钟晱晱的定位操作最为经典。
他们也是江湖派,但是你不能说他们不如官方和学界。像钟晱晱、雷军、王兴这样的企业家,在品牌定位和战略定位上的专业能力肯定超过专业人士。
当然更不用说马云、任正非的战略水平了,马云曾实名推荐过《定位》,任正非推荐的战略三部曲(《闪击英雄》《失去的胜利》《隆美尔战时文件》)也体现了战术决定战略,战略推定战术的思想。
《隆美尔战时文件》作者李德·哈特也是杰克·特劳特推崇的战略家。可以说,研究学习马云和任正非的思想,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定位理论现有的战略理论。甚至补充和超越现有的理论。
事实上,企业家中的定位高手更值得我们关注。正如福柯所言:
洞察一个哲人的个人诗意的钥匙,不可到他的思想里去寻找(好像从哲人的思想就可以推断出他的态度似的),而应从他的生活式哲学、他的哲学生活、他的精神特质中去寻找。
民间:火种、定位学习网和各种学习群
民间派代表,是火种定位学会。目前来说在国内,火种的民间定位非常明确,每年的511定位大会,已经是明确的品牌,在业内占据了显著的心智地位。
民间的特点是客观、开放,可以充分涌现有效的战术。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在野的民间有着充分的活力和真理。
定位学习网是最早、最完整的定位咨询平台,她不是官方或学界主办的,而是完全出自民间和江湖的力量。
还有各种学习交流群,也是民间流派的活跃力量。
官方和学界的价值之一,就是发现民间的有效战术,将之升级为战略。
定位理论出现之前,定位已经存在于民间。特劳特和里斯没有发明定位,而只是向我们点明了定位的存在,为其命名。也正是因为特劳特和里斯的命名,定位理论才正式诞生。
李泽厚说,只有解释了自己存在,才是真的存在。对定位理论而言,命名才意味着存在,有名是万物之始。战术只有升级为战略,才能得到有效的推动。这正是官方和学界的重要价值,也是其它人很难做到的。
四派之间的竞争合作
学界和官方有天然的亲切感,都是权威的代表。学界可以补充官方的不客观性,官方可以补充学界的缺乏实战性。合作性大于竞争性。
民间和江湖有天然的亲切感,都处江湖之远,远离庙堂之高。511定位大会就是民间派火种定位学会和江湖派顺知咨询共同发起的,定位投资的冯卫东和火种也经常互动。
从定位理论来看,优势背后就是弱点,特劳特称之为固有弱点。权威的反面就是封闭,实战的反面就是不客观,而开放的背后就是专业性的缺失。
对于特劳特和里斯自己操盘的品牌,他们不可能有公允的发言。对待客户的品牌现象,也不可能有客观的立场。
但是这是认知上的事实,不是事实上的事实。
作为官方代表的特劳特,也没有因为权威而封闭自己,特劳特专家陈奇峰参加了民间的第二届511大会,就是官方和民间充分互动的事实。
江湖派定位投资的代表冯卫东和里斯专家张云共同开课。江湖派中也有高手,并不是像印象中的那样缺少权威性,我相信假以时日,冯卫东的升级定位理论会进入学界研究视野。
另外,火种代表了民间,但是不等同于民间。特劳特代表了官方,也不等同于官方。从外部视角来看,会有新生力量不断加入,其他品牌也有可能成为官方的代表,中国传媒大学也可能加入学界的阵营。
以上派别之分,并不代表各派自身的主观立场,也不可能限制各自的发展方向,只是从认知层面上而言。本文不可能为各派定位,甚至臆测各派的发展,只是从外部认知上揭示这个事实。
用定位理论指导定位理论的发展
定位客观存在。身处定位界的不同门派也得明确自己的定位,分内的事舍我其谁,分外的事严守边界。
给定位界分流派,是为了良性互动,在竞争中发展自己和整个行业。流派不同于门派,流派是必然出现的客观事实,门派则是自我限制的固步自封。不同门派之见可能会互相斗争,不同流派之间则可以相互交流。
如果定位理论是一个品类,官方最有责任升级这个品类,江湖最有责任细化这个品类,学界最有责任完善这个品类,民间最有责任推广这个品类。
理论和实践的升级,是官方的责任。特劳特专家邓德隆致力于把定位理论从品牌理论升级为战略理论,正是责任担当的表现。
细化和聚焦,是江湖的责任。聚焦餐饮定位的双子、合众合;聚焦定位投资的天图;聚焦区域定位培训的大象商学院等等。都是在不同方向上细化这个品类。
实现定位理论的体系化,是学界的责任。官方和江湖受限于身份,不可能有客观、系统、完整的理论贡献,这是他们无法克服的固有弱点。
民间在推广理论上最有优势,比江湖、学界和官方更灵活、没有包袱。
定位理论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但是在中国的实践更为出色。她必将迎来自己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之后的世界化。我们或许可以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具有中国特色的定位理论。
她的体系化、中国化和世界化,有赖于每一位有志之士点燃的火种。
想起青年**的话,国家是我们的国家,社会是我们的社会,我们不做谁做,我们不说谁说?!定位理论的中国化和世界化,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