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因为太多事有点折腾,所以更新慢了些~
新世相从诞生以来就带有强烈的文艺气质,一方面算是对“世相”被封后的某种精神延续,另一方面也是创始人张伟的多年品质特稿从业经历使然。
当2015年咪蒙在公众号分享出自己的爆文方法论就是“偏激与煽动性”后,张伟奋起反驳,“那很低级”。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不少人都发现新世相好像并没有自己说的那么高级,内容越来越咪蒙化是近些年对新世相内容的争议所在,但毕竟今天新世相已成为一个大众产物,高级确实是说不上了,但质感和坚持还是依稀能见。
一切从晚安内容开始
近期让我个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营销事件就是新世相与人民日报的“晚安短信计划”。在微信中搜索关键词可以发现,早在8月新世相就在尝试晚安短信活动,而12月起的每日晚安短信让我的朋友圈小小刷屏了一下,活动还拉来黄渤和李宇春来做代言宣传。
“晚安短信”这个营销活动给我的触动与上半年得到做的“菜市场经济学”相似,张伟和罗胖都在利用常人忽略的、却又是用户的高频触点场景做包装营销,比如处处精打细算的菜市场,比如只用来接验证码的手机短信。而晚安短信计划还能在移动端持续覆盖用户,倒是有些单向历的意思。
细细看来,新世相的内容及营销大多数都在针对晚安场景,这其实也是内容产品的性质决定的——新世相每晚凌晨进行内容推送。
都市白领们的凌晨时分,总是会触发不少感性的私人情绪,黑夜让人们更看得清自己,也让人们更容易产生共鸣。因此有了“晚安女孩”,有了“深夜食堂”,有了“凌晨四点”,有了读书会,有了“晚安短信”,至于漂流瓶、晚安故事、换书、故事众筹这类常规操作更是数不胜数。按张伟的说法,新世相是“一种陪伴工具”。
一种广告公司的未来形式?
行业里恐怕没有人会否认,新世相是一家广告公司,尽管新世相自己并不想被贴上这个标签。
自从前几年“逃离北上广”而名声大噪后,新世相时不时地能为客户策划出爆款营销事件,比如从伦敦借来的“丢书大作战”、“凌晨四点”系列影片,再到近期与人民日报合作的晚安短信计划。
新世相早已不是几年前那个文艺自媒体了,而可以看做一种有自有精准流量的营销服务机构。当然新世相还像老罗那样涉及到了知识付费、读书会、出版、影视等各个文化领域。想必大家对今年裂变活动后封号的“新世相读书会”记忆犹新。
在传统广告公司式微的背景下,或许广告代理也在不断垂直分化,新世相这类微信大号成为品牌方优选对象,因为自媒体能够在内容、广告、用户三者之间取得极佳的平衡。
据新榜报道,宝马团队包月投放“GQ实验室”,还把编辑团队直接搬回了家。这种新型的广告代理模式,已经打散了传统广告的行业结构。几年前的4A或许怎么也没想到,经历了大数据营销公司、Martech公司、咨询公司的抢饭碗后,自媒体也开始抢它的饭碗了。
但新世相这类创意营销服务也有天然的限制,它会更看重品牌目标客群与自有粉丝的匹配度,做的好是一种双赢,即对用户提供了匹配的优质内容+原生广告,又实现了品牌主的推广需求;若人群出现较大偏差,便会出现双输。这也是创意服务垂直化的特色。
新世相不想成为广告公司
前面说到新世相并不想让自己贴上广告公司的标签,因为在张伟看来,新世相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百亿级的公司,而广告公司的定位明显撑不起这么庞大的估值。
创意营销和活动策划更像是新世相这类内容公司的生存技能,不仅能够提供现金流而且能把自身IP输出给大众,虽然看上去与广告公司酷似,但若把广告代理作为发展方向并不性感。
广告公司存在明显的边界限制,因为广告创意多是依赖于人的脑力劳作,而且难以复制和规模化产出,这种轻资产重脑力的模式让广告公司成为以人为核心的商业模式,若灵魂人物离开,公司也许就毫无护城河可言,从估值上看并不是一个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方向。
全球头部广告集团WPP、阳狮等公司市值也仅200亿英镑不到(近几年还一直在跌),相比于大量动辄千亿美金的产品型公司,广告公司确实不值一提。在创业家、i黑马的采访中,张伟认为新世相应该定义为“一家重内容属性的互联网公司”。
在尝试完影视、电商后,新世相的读书会似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上线一小时会员破4000、营收破百万,不仅给了新世相互联网产品层面上的信心,也闯入了知识付费的新领域中搏杀,甚至一度被看做为逻辑思维最大的竞争对手。
新世相的营销策划让大众见证了它的爆款生产能力,但在互联网产品运营、工业化流程上也存在着大量挑战。通过内容,新世相和咪蒙一样,已经成为一个网生流行文化的旗手,可以说是改变了潮水的方向,但在产品和大生意上,这群新媒体人依旧还在向未来探索。
但毫无疑问,他们再也不仅仅只是公众号而已。
-END-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新世相:从文艺教主到营销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