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世界杯正热火朝天引爆全球狂欢之时,一档题为《我的时代和我》的人物纪录片悄悄上线。一边是喧闹,一边是安静。这个时代,总有人唱不同的歌。
这部纪录片来头不小,由腾讯新闻与三多堂联合出品,官方的介绍为:中国首部可持续的、以华人名人为支撑的、现象级的深度视频人物特稿。而关于三多堂,也就是这部纪录片的内容视频提供商,号称“中国最好的纪录片公司”,其代表作是《大国崛起》。
除了制作单位,《我的时代和我》的嘉宾也如雷贯耳。十位名人涵盖从20后到00后各个年龄阶段,涉及翻译、戏剧、演绎、舞蹈、设计等多个文艺领域。
“我们用一年多的时间,贴身跟拍他们的真实生活,近距离捕捉他们是如何在时代中选择忠于自己。”节目组这样介绍着自己。
因此,纪录片有一句Slogan:“在时代中选择忠于自己心灵的生活”。
有人说易烊千玺在这一堆阅历及分量兼具的名字里,有点格格不入。我不觉得,我之前在文章易烊千玺,会是个好文案中已经表达了对这个隐形文案boy的喜爱,这里戴上叔叔粉的粉丝滤镜说一句:我总觉得这个通透豁达、静水自流的17岁少年,身上有种神奇的人文色彩。这样一想,“易烊千玺”这个名字,在这堆名字中就不违和了吧?不如来看片?
看完纪录片,我的脑海浮现一个终极哲学命题:“我是谁?”易烊千玺在纪录片里面,呈现出一种探寻自我的欲望。可以感觉到他内心在逐渐生长着盛大的宇宙,在构建自己的世界,在成为一个坐标,他在用行动告诉你,最重要的事,是找到并成为你自己。
更重要的,这个17岁的少年,其文字和谈吐真的不像这个年龄的孩子会说的。采访中不假思索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在表达“寻找自我”这样的命题下,具有强烈的文案质感。一起来感受一下:
1.“我知道我要去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
清晰地认识自己,强烈的目标感,不得不说,少年活得太明白了。
2.“往后走,我也会变成一个大人”
渴望长大,渴望不被当做“小孩”,渴望用实力说话。
3.“每做完一件事,自己心里觉得没那么好”
人生漫长,人声鼎沸,能静下心听见自己心底的声音就很厉害了。
4.“不管什么舞蹈,我都能跳出自己的风格”
内心和技术一样强大,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最酷啦。
5.“希望我能不让我自己失望”
这句是最精彩的。不是不让父母失望,也不是不让粉丝失望,而是不让“自己”失望。苏岑老师说“易烊千玺用的是个人内部评价系统,非常尊重自我的感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以上是出现在纪录片里的“文案”。其实这个纪录片,还有一个衍生节目,就是陈晓楠老师的采访,后来我发现,这个采访里的好多对话,都被当成了纪录片中的旁白文本。
向左,还是向右
快一点,还是慢一点
我们都要选择
每天,每刻,一生
有时身不由己
有时孤立无援
但所有的,你必须面对
你好
上面这段文案,是出现在片头由陈晓楠老师念出来的。前面两句让我想起一款车的一句文案:“不受任何左右,忠于自己感受”,可以当做对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题的一个很好的注解。下面两句“文案”是出现在访谈中的。
6.“我是什么样?我就还是做什么样”
借用一句话,成长在娱乐圈,却没有长成娱乐圈的样子。
7.“最幸福的事,我在睡懒觉,妈妈来叫我起床吃午饭”
想不到偶像巨星也向往快乐肥宅的普通生活呢。
还有另外两句虽然不是该节目中说的,但同样值得关注。
8.“最好的朋友,是我自己”
也只有把自己当成朋友的人,才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9.“留下一个很厉害的痕迹”
这句文案,其实也很符合这条纪录片的主旨。
其实,一开始我还吐槽这个节目名字,这头重脚轻的,不符合常规语感啊,不应该是《我和我的时代》吗?你看著名红歌《我和我的祖国》,来“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预备唱)”。
可当我看完这一集,觉得节目组如此取名,是想要人们从这个时代不同名人的人生中,找到自我的人生,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一员。
我的时代和我,这后面一个“我”,既是纪录片中的主角,也是在时代洪流中找寻自我的每一个你,和每一个我。
顺便说一下我注意到的一个小细节,纪录片刚上线,官方一开始给的是标题文案是:易烊千玺:少年成名,如何成人?后来标题悄悄地改成:易烊千玺:我终究会长成大人。
所以这是为了强调片子要表达的以“我”为主体的人文精神吗?
最后,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来结尾吧:“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我又愿中国青年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电商回忆录 » 易烊千玺首个纪录片,说出来的文案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