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久很久以前,老K在公众号送过一本书,名字叫做《上瘾——后面我忘记了》。读完那本书1个多月了,一直想写个读后感,终于,重度拖延症晚期的我,来!交!差!了!
上瘾,作者忘记是谁了,但老K可以确认他是个老司机。因为这整本书就是在教产品经理一个套路:一个让用户无药可救的爱上产品,沉迷到难以自拔的套路,也就是上瘾。体验过维他柠檬茶的同学们应该能体会上瘾的感受。
子曾经曰过:出牌是有套路的,做事是有步骤的。想要让用户上瘾,必须遵循如下四步: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这四步分别是怎么做的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sorry,是且听我慢慢道来…
触发
首先是触发,这个就简单了,想让用户沉迷你的产品,首先,你得把产品做出来;然后,你得让用户知道。让用户知道的过程,就是触发:
按照触发的来源不同,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所谓外部触发,就是现在运营上比较常见的几种获客方式:付费广告、品牌建立、口碑传播等。外部传播的意义是让用户知道产品的存在,并且尝试下载使用。
外部触发之后,我们要让用户养成使用产品的习惯,方法就是找准一个需求点,然后在适当的场景中不断去强化。造成的结果就是,比如,你无聊了就会会无意识的刷微博、朋友圈,这个条件反射式的举动,就是内部触发。
外部触发比较简单,无非是烧钱嘛。
要从外部触发转变为内部触发,就困难得多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心嘛…sorry,是要找准需求点,要痛点、要刚需、最好还要高频。So…how?看下一步。
行动
触发只是提醒你去行动,而真正促使你去行动的,是动机!
如上图,对男同学来说,上面这位美女暧昧的眼神只是触发,而真正促使你去行动的动机,则是你心中那燃燃雄起的要英雄救美的正义感!对女同学来说,没这个动机,再怎么撩拨也没卵用。
(天知道我找这张图花了多长时间,既不能超速,又要足够诱惑)
动机大概分为3种: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追求希望,逃避恐惧;
追求认同,逃避排斥;
这3点,凭你们摧枯拉朽的智商,不用我多说了吧。
有了动机就一定会行动吗?想一夜暴富你会去抢银行吗?有动机没能力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So,面对一个个脑回路清奇、智商刁钻的用户,想让他们有“能力”愉快的使用产品,你就必须做的足够简单、足够明确、足够弱智,俗称,用户体验好。
多变的酬赏
真正把产品做到上线,并且运营一段时间的产品汪们一定都有这种感觉:每天都会有新增用户,但特喵的用户流失也太过分了吧!
是的,触发了用户,给了用户足够的动机和能力来使用产品,但是用没两天就走了。Why?产品好用是好用,就是用着不爽,不爽就走喽。
怎么让用户爽呢?思考这个问题让老K突然感觉自己节操掉了一地…
想让用户爽,就要多角度、不同姿势、不同频率的去给予用户良性的刺激,俗称,多变的酬赏:
从把人类当作禽兽来研究的社会学的角度,酬赏分为3类:社交酬赏、猎物酬赏、自我酬赏。
社交酬赏,比如,为喵老K天天不带妹子吃鸡,而是苦逼的码字给大家看?你要说我没有妹子那咱这朋友就做不成了!老K为的就是装逼的快感!被认同、被重视、被喜爱(我知道你们都爱我!),俗称,社交酬赏(这个高大上的词都记住了啊,时不时拽出来,很酷)。
猎物酬赏,为喵一刷微博、刷朋友圈就跟吃了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智商摧枯拉朽的你,总以为下次刷新会看到喜欢的内容。
自我酬赏,就是完成任务的满足感,老K每天必须要走8000步,走不完就很不舒服,达到8000步,就会有满足感。
通过多变的酬赏来挽留用户,有效果,同时也很累。这一点运营同学一定深有体会:每个月为了完成kpi而玩命搞活动的感觉,谁做谁知道啊…怎么能一劳永逸的让用户留下来呢?⬇️⬇️⬇️
投入
有位撩妹大神曾经说过:让妹子对你死心塌地,不是靠你无微不至的关心,而是让她付出、投入!无论感情还是金钱…
继续回到把人类当成禽兽研究的社会学,有研究表明,人一旦投入和付出,就产生了沉没成本,就不会轻易抽身而出。所以输钱的赌徒都会再去赌:我输都输了,再赌一次,说不定能翻盘呢!(唉,人生三大错觉之一啊)
储存价值就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让用户投入的方式:为了成为产品经理,花时间学会了axure技能,然后你会轻易放弃这个软件吗?越是精通axure,你放弃它的概率就会越小,这就是累加效应。
想办法让用户在你的产品上投入,无论是投入时间、金钱抑或是其他,都能促使其长久的留存,投入越多,成为铁粉的概率越高。
总结一下,《上瘾——后面我真忘记了,真的》这本书通篇就是讲了一个套路,一个让用户上瘾的套路,步骤就是: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需要整本书完整思维导图的同学,请在公众号回复“思维导图”获取下载地址。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环节了:送书!?还是太天真了…出版社给我的书早就送完了。挺不错的一本书,买一本很值,点下方“阅读原文”,去老K的小书店买一本吧。
少年们,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让用户上瘾的秘密——可能是史上对《上瘾》一书最精准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