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WWDC 2017,在苹果最新的watchOS4上首次亮相,这不是贵司第一次登上苹果的宣传界面,大伙并没有感到很疯狂,而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产品的研发。上司J从圣何塞苹果公司归来,分享了一些苹果公司内部团队的合作方式与作风的分享。在这里也分享给小伙伴。
可能说的不是很具体,因为不是阁主本身经历,所以只能转述J的陈述观点。阁主现在也在申请美国签证,如果签证通过,准备10月份去趟美国,到时候见证到地道的美国建筑和设计的时候将分享更多的知识给大家。接着说说总结的Apple设计师的做事风格。
1. 聚焦重点
因为上司J是直接在Apple公司内部与苹果设计师一起合作做出上述的图片的。他们对信息的把控特别明显,即简洁到极致。
贵司是做智能传感器的,上图中的数据是对用户在网球运动中,有传感器检测到的某些数据,也开发了iWatch版本。当用户在抬手时,只显示155,那个大的数据,即球速(当然贵司传感器可以监测到很多种数据),甚至没有上面那个103的存在。当用户持续抬手几秒之后,才会显示出103的数据,并且滚动表盘本身的按钮就可以查看上下几球的数据。
贵司的设计风格是考虑全面所有的场景,让有该方面需求的用户都能使用到。而Apple设计师,则聚焦重点,强烈要求只覆盖最重要的信息,其他的边角料的情况靠边站。
其实,这也能体现出他们的做事的一种效率与自信,将80%的经历放在80%的用户身上,对于剩下的20%用户需求,则采取一种靠边站的做法。
这种做法不仅贯穿在设计师内部,也贯穿在Apple工程师内部。团队所有人都集中于主要场景的完善。
2. 团队默契,所有人都带有产品思维
Apple设计也分项目组,项目组也由设计师和工程师两者共同组成。而神奇的是,工程师也带有产品思维,不会只针对代码,而是在想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某个场景下是不是方便,然后针对这样的场景去进行针对改善。这样的团队氛围很是让人钦佩。
当然还有也有很接地气的情况,就是一个设计师的背后都会有一群人在指点江山,这跟咱们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况很相似,哈哈哈~
J分享的其实并不太多,只说到这一些,可能每个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生搬硬套苹果公司的做法不一定是件好事,可能在不了解是否合适的情况下,怕带歪了团队,处理的比较谨慎。
最让阁主惊讶的是本公司内部的反应。上文说到,公司内部并没有因为登上WWDC而感到很嘚瑟,也没有大肆庆祝,而是按部就班地工作。
很佩服老板这样低调的做法,在可以炫耀的时候依然能稳住团队,依然没有飘飘然。回想起生活中他做人的方式,谨慎、低调、谦虚有礼、逗逼亲和,真正胸中有丘壑的人气场反而更柔和。
很庆幸在这样的团队,跟着这样一帮同事磨炼自己的性格,也很庆幸有这样的机会,能将自己每天学到的一点点设计知识和职场为人处世之风,像这样传达给大家。继续进步~
(10月份可能阁主也会去圣何塞,有什么对美国和硅谷好奇的童鞋都可以留言,阁主记下来到时候一一体验,拍真实照片给大家。)
Sophia的tips:
能在高处稳住阵脚才叫稳!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从容应对登上WW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