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干活分享,短视频运营,抖音运营,淘宝运营方案思路分析!

万字长文!总结19年看的60本书

运营推广 yunying 5℃ 0评论

万字长文总结19年看的60本书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2019,一路向前。

年终回头,今年大概读了70本书,不算多。

统一梳理回顾看的内容,对 19 年的读书做个总结。然后归零,以空杯迎接2020。

今年看的书大致分4类:互联网、商业、管理、文学历史。

一、互联网

1、《支付战争》10

这本书我打满分,尤其是对于产品经理。

支付战争是PayPal的创世纪,从竞争、合并、迭代、创新四个维度,运用鲜活的事例,详细的记录了PayPal从想法到诞生、战略定位、平台转型、冷启动和推广竞争的全部心路历程。

更何况还有买下eBay上所有10美元以下的商品,但必须用PayPal付款的骚操作。每一位产品经理或者创业者都推荐看看。

2、《幕后产品》9.1

王诗沐的书,网易云音乐前产品经理。

这本书,我期待了两年,从知道王诗沐要写书开始。一个经历牛X、热爱读书、喜欢思考的文艺青年写的书,怎能不期待?如果你也热爱读书的话。

看后确实值得2年的等待。

市面上有很多产品经理的书,大部分都是入门级,缺少更深一层的。《幕后产品》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王诗沐做产品的所思所得,而不是针对某一类用户的说教,比如经典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从0到1做运营》。

也因此,《幕后产品》讲出了其他书没有讲出的深度,中间加入了作者的很多思考,注重的是『道』:能力提升、思维进阶、全局把控、三省吾身。如果把这几点做好,那么产品目标就自然而然就达到了。

但从定位上来讲,这本书在知乎的关注100以下、回答不到20,可能市面上对这种进阶级的书不感兴趣。毕竟0-3年的韭菜才好割。

推荐3年以上的产品经理看这本书。

3、《简约至上》9.1

经典好书,又翻了一遍,很快,不到一个电影的长度。

作者是一位设计师,他把设计过程中如何保证产品易用性归纳为两个字 — 简约。

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产品设计,明确用户的问题和目标,突出产品核心流程,然后依据四个原则来执行:删除不必要的、组织需要的、隐藏非核心的、复杂的转移别处。

四条原则中除了删除,其他对我的冲击力都很大,因为在我原先的设想里有几个问题:

组织不是简约,只有删除才是

压根没想到隐藏到合适场景的骚操作

居然还有转移

书中还有一个我很认同的观点:产品是为普通用户设计的,而不是KOL。

Web时代的经典,常翻常感悟。

4、《互联网运营之道》8.1

做运营的都该知道金璞。

这是她14 年的一本老书,是运营书籍里的鼻祖。里面总结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到现在也是通用的。

通过对象将运营区分为内容、活动、用户,其实核心都是人,只是不同的运营着力点不一样。

运营过程关注流程和转化,利用数据做好监测和反馈,警惕黑天鹅事件,对运营要有长期愿景和动力,这就是做好运营工作的基本素养。

不同的产品形态,运营方式不一样,但基础的核心方法论是一样的,因此不同的运营关键就在于找到发力点,快速验证 PDCA 循环。

总的来说,是一本经典的书。

5、《推荐系统实践》8.0

还不错,是一本推荐系统的入门书,对于市面上常见的TopN推荐进行了从原理到实施层面的解答。

基于物品或用户集合的协同过滤,基于特征标签的隐语义模型,基于图的映射推荐等,看完后对这些就会有大致的了解。

推荐系统的核心是建立推荐的数据模型,根据指标提升与否验证是否有效,是否能够达到上线的标准,以及根据数据反馈不断修正。

但这本书谋求大而全,既有理论也兼顾代码层面,可能是因为程序员写的书吧。

6、《让顾客自己来定价》7.9

让顾客自己来定价,其实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定价。

传统的定价是基于企业自身的视角,考虑成本和竞争,然后再定价。

而让顾客自己来定价,是要求企业关注自身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思考怎样的定价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更多的销量、更多的品牌认同。书中罗列了互联网出现后,不同定价模式的兴起,对他们定价的创新进行了简单总结。

综合来看,定价不仅仅只有盈利这一种目的,而要承载更多的目标。而价格是企业实现目标的一种最快的手段。在定价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快速的达到企业目标,就是一门艺术。

一般推荐吧。

7、《移动互联网-2011年值得关注的100个应用程序》7.8

这是一本老书,一本用过往思考未来的书。

书的本身没有技术含量,都是对 App 的简单介绍和截图。但 8 年后再看,相当于App 的历史博物馆。

iPhone 4 的流行带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愤怒的小鸟和 Foursquare 的爆火,分别代表了游戏和应用的前景。于是,App 如雨后春笋一般。

智能手机带来了 LBS,带来了搜索的革新,但对资讯、视频、游戏的影响暂时没有体现出来。

当时的 100 个应用,大部分都沉寂了,而留下来的是介入交易、提高效率的应用,以及对原有场景的优化,比如:电影票,天气,记账类。而一款简单的小工具,都是无发展的,因为场景可能会变,且大 App 随时可以取代(如扫码)。

要么大幅度的降低成本,要么提高效率。这就是谷歌的技术洞察。

另外一个洞察是,当新的技术出现,绕过可能不是好的事情,比如当时很痛苦的购物流程和支付,其实移动互联时代,出现另一个淘宝是很有机会的。

而支付的战争,在 13-14 年才真正的出现。

现在,5G 就要来了。

8、《B端产品经理必修课》6.0

19年的一个感悟是,产品经理不要局限在一个领域,B端C端都要看看,要不还以为产品都是自己想象的样子。

作者写了一篇文章,然后有了写书的机会,初版了这本书。

但书比较基础,没有干货,书中系统化的思考都是其他书籍里面的总结,不是作者自己的输出。书写的框架与《谷歌和亚马逊如何做产品》类似,根据产品的阶段来写。整本书,都是对用户体验要素五个层级的纵向和产品阶段横向的对比。

相比较于书的内容,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时代与机遇。

9、《我在阿里做运营》5.9

同样是因为一篇文章的爆火出了书。

刚开始很抵触这本书,书名就决定了阿里是大于作者的,是平台的牛逼而不是人的牛逼。

但后来我转变了看法,我还是需要了解一下阿里的运营是如何做的。对于没有经历过阿里的人来说是能看一看的。

书简单的概述了阿里运营的状况:运营的职能、分类,进化节奏和速度,以及对用户、活动、内容等几个层面,作者给出了自己的文字。对于运营系统化的思路和总结,书中多次引用《运营之光》的观点,由此可见本书确实思考不深,只是对过往经验的描述。

书的作用也就是了解阿里,对于想学运营同学,不建议看。

10、《伟大的小细节》5.9

这是一位爱总结的同学写的书。

总的来说,这本书有干货,有较多信息来源于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思考总结,相比其他生搬硬套的互联网书籍好了很多。

细节体现在对用户未来的判断,可能是将要发生的动作,可能是正在面临的处境。在动作上做好承接引导,在处境上体现细心关怀。在书里总结为【行为预判】【场景设计】【超预期】三个层面,书中针对这几方面有很多很好的样例。

但书的后半部分感觉很不自然,像是为了拔高主题而拔高的存在。讨论创新的方式、验证创新的MVP、以及创新的三个维度,跟前几章的差别较大,感觉不是一本书。而且最后几章的思想都是借鉴的别的书籍,没有作者基于小细节这个维度的思考。

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可以读一读,会得到一些启发。

11、《产品思维》7.0

刘飞的书,他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分享的老师。

书中可以看到刘飞自身、俞军大神和滴滴牛人的经验总结,然后从产品思维这个点对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

但正因为要对产品思维进行解释和介绍,所以总体感觉并不深入。不过书的定位是入门级,就不要奢求深入了。

可以读读,推荐。

12、《谷歌亚马逊如何做产品》4.0

一位亚马逊和谷歌的老产品写的书,基于可能是软件时代的经验。

这本书看完总结时,我就写了一句话:书的质量严重一般,毫无深度。看后无任何感想。

没有可操作的点,就把自己日常工作流程写一遍,蜻蜓都没点到水就停止了。

比如对用户体验的理解很狭隘,只有设计的角度,理由是因为这是用户看到的地方。体验是一个综合的全流程啊,亲。

完全不推荐。

13、《百度SEM竞价推广》6.0

上半年工作中遇到了百度推广的事情,就看了这本书。

其实改个名字就更好理解《百度教你怎么花钱》,就是凤巢系统的使用说明书和一些简单的技巧。

总结来说,利用用户的搜索行为来定位到用户,在核心词上做好维护和ROI,同时扩展词库的长尾效应,数据和精细化要贯彻始终,不断的优化迭代。

工具书,常备常查吧。

14、《改变未来世界的九大算法》8.0

好书,推荐。通俗易懂、举例生动。

看完能对搜索、校验、加密、压缩、AI(图像识别、神经网络)等有个大致的印象。不会写算法,但算法思想、解题思路是通用的。就像孙子兵法应用于商战也是一样的。

给产品经理的优秀科普书。

15、《5G+:5G如何改变社会》6.0

中国移动出的书。5G+,是中国移动的战略。

像是公司任务,各个部门合力完成了一本书。所以书里各章节之间有重复的地方。但也是值得看的。

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看完大致知道现在5G的一些做法。至于应用,移动也没想清楚。留给各大公司去解决吧。

二、商业

16、《零售的哲学》10

这本是 7-11 社长铃木敏文的书,十星推荐。

和同事闲聊时,无意听说7-11的商品在距离保质期前几天就扔了。就产生了兴趣,于是买了3本介绍7-11的书。

7-11的发展史,就是追寻用户价值的发展史。

坚持到底,做到最好

以变化的用户需求为中心

消费冲动在于用户心智变化

市场在变化,主动求战

追寻用户价值的思想,不仅对于零售,对互联网都是普适的。可作为产品经理的必读书目。

17、《从0到1》9.0

这本书15年买过,在未看的情况下借给别人,然后就没然后了。今年又买了一本。

我之前对这本书有偏见,一直都觉得讲的是如何开创一款产品,从0到1。但鉴于自己已有的认知,当前的市场基本已经成熟,互联网的下半场,不会有那么多的新机会出现,书里讲的自然也激不起兴趣来。

但是我错了。

书整体很棒,核心在于重新思考和认知这个世界。

认知是被颠覆的,是被教育了一翻:我们是不是在用普世的逻辑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有没有在重大认知上有自己独特见解?

这个问题就是这本书的核心:

对待一切事物要独立思考,普世的准则都可以预见,是没有机会的。

把这个想法应用在商业上,要考虑还有什么有价值的公司没有成立。每个企业都不相同,都不可复制。因为每个企业解决的核心问题,创造的独特价值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所走的路不同。

不要盯着竞争,要始终朝创造价值的方向前进。

不要相信命中注定,每个人说话都有时代背景。

幂次规律很可怕,要做有积累的事。

重视事业,合伙人,初创员工积极性等各种因素

重视营销。

互联网的本质是工具、通道。

每个初创企业,都要回答七大本质问题。

奇点临近,独立思考。

理解了开头提出的问题,也就理解了后续的章节。而这个问题,也是颠覆认知的所在。

要相信,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18、《创业维艰》8.9

创业,真的维艰。

我经历过创业公司从业务下滑到资金断裂,最终破产倒闭的全过程。尤其是现在19年遍地哀鸿遍野的环境。

找到对的方向,集合梦的伙伴,一起开拓事业,市面上都是这样成功、顺当的故事。但那些真正纠结、历经磨难、几度涅槃的经历才是最考验人的,但市面上鲜有提及。

作者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书写几度创业的心路历程,总结了创业中遇到的各种坑和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解答。我们虽不能一概听之信之,但他解题的思路和过程,是鲜活的,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书中对好坏产品经理的评价也是很到位,好的产品经理就在于目标的专注度,对执行和结果的全方位把控。

总的来看,确实是一本必看书,尤其是打算建立自己事业的同志们。读罢心中可能会有抑制不住的跃跃欲试。

19、《鞋狗》8.4

耐克创始人的自传。

资深跑步爱好者,明确知道跑者需要什么样的跑鞋。看到趋势后于是就开始了事业。

旅行到日本,用急中生智的蓝带公司开启了鬼冢鞋的代理,拿下美国的部分代理权。在遇到代理危机时,也能够鼓起勇气迎接战斗。

在用人上,初创团队全是资深跑者和运动员,以及伟大的鲍尔曼教练。每个人都深爱着跑步以及跑鞋事业。他们都有着明确的信仰。

遇到的发展较快但没有现金流的难题,银行贷款的催债。与鬼冢公司的代理恩怨而不得不寻找替代方案。积极寻找代工厂代工耐克鞋子,开启明星代言和运动员、电影市场的推广策略。

耐克标志和名字的来源是那么的故事性,就是代工厂需要名字和logo临时方案,但现在来看标志是那么的随性运动,一代佳话。

对新技术的敬畏和开拓,气垫鞋的研发包容性和故事性,都为耐克的腾飞铺垫道路。发展扩张,寻求资金帮助,最终上市挑战阿迪达斯。

一切的一切,just do it。

20、《由内向外看世界》8.1

设计需要解决问题,但问题本就存在旧的解决方案,因此设计的本质是为解决问题找到新的方法。做产品也是如此。

Neodo 的设计思考法是做加减法、重新排列组合、运用心理学等手法,用事物本身特征去体现产品的价值和设计思想,同时关注个体对整体的价值,来保证设计充分解决问题(提升销量、提升品位)。

Neodo 的设计行动术是吸引优秀的人才,保证结果超出客户的期待,用共情与客户一起探索解决,以达成长期合作。

设计师和产品经理,都可以从这本书里获得一些启示。

21、22、《谷歌重新定义公司》《谷歌如何做运营》6.0

谷歌在盈利的同时只招优秀的创意精英,然后产品创新以技术洞察为出发点,思考对整体产品的效率最优和成本最低。

然后创造了一种新的公司形态和组织方式。

但,看完总觉得不落地。可能以为有钱任性的公司不多吧。

23、《OKR:源于英特尔谷歌的目标管理》8.0

OKR,目标与关键结果。

目标应当是定性的,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方向,应具有时效性和鼓舞性。结果应当是定量的,是衡量目标达成的状态。即达到了KR,也就实现了O。

这就是OKR的全部,在书的第一章和第一节就讲完了。为什么还要看后续的部分呢?因为以下6点:

为什么要使用OKR?不是为了做而做,不是为了OKR而OKR。而是用OKR能切实的解决团队当前的问题。

怎么使用OKR?在什么层面做就要针对性部署不同的方案落地。

落地的OKR要符合公司的利益,反应公司的意图。要符合公司的使命、愿景、战略。

如何保证创建的OKR有效执行?目标O要明确可达到,关键结果KR要定量有挑战,只盯关键、不易过多。

要公开OKR,上下一心,目标一致,相互关联。

要定期衡量,利用流程工具追踪OKR完成情况。

这是不仅仅是OKR的执行落地过程,更是做任何事的通用方法,起承转合,纵横捭阖。

另外,让我明白了使命、愿景、战略的区别,以及先后顺序:

使命是第一顺位: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营造的价值是什么。使命要简单明了、激发改变、长期适用、易于理解。

愿景是第二顺位:愿景是使命的具象化,我们想要达到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愿景是使命到战略的过渡。

战略是第三顺位:战略是打法,以执行来完成公司的使命,差异化的制定发展策略。战略是多变的,使命是不变的。

制定了战略后,就自然有了对应的OKR。

公司或组织是不断迭代的过程,不断会有新的管理革新方式出现。要感受潮流,拥抱变化,对于新鲜事物要敢于尝试。所有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很快的达成公司使命,结果自然而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个人也应当如是。

24、《华为终端战略》8.0

这是对华为手机崛起的全记录。

虽然出自华为视角,有一定的自夸嫌疑,但对了解手机发展史,尤其是华为手机的崛起,是很不错的读物。

华为的发展历程:

1.移动时代,华为手机有沉重历史包袱,被迫转型

2.明确方向,推出对标苹果三星的高端商务P系列

3.对标小米&营销的新鲜事物,荣耀系列紧紧跟随

4.面对大屏的异军突起,推出Mate系列把握潮流

5.双战略、独立运营,区分目标用户、销售渠道

6.海思芯片,自家产品勇敢尝鲜,不受制于人

7.用户导向,完成B端客户到C端用户的服务转移

8.在灰度中把握趋势,伺机而动,引爆增长

书中亮点也有很多:

1.古今中外文史典籍的引用

2.对互联网&三星手机崛起的反思

3.对产品定位的思考和把握

书中的槽点也不少:

1.任正非的讲话语录,贯穿全文

2.余承东被刻画成了宣传大使,被任的光芒掩盖

3.没有体现出余的战略制定、顶层设计

4.轻描淡写带过了市场的变化,被动改变的过程

华为终端不是新兴产品的创造者,但华为能够把看清趋势,大胆跟进。然后利用华为深厚的技术积淀,实现弯道超车,快速发展。

每个创业者、管理者都应该看看本书。

25、《零售的本质-铃木敏文的哲学》6.0

这本书其实很一般,内容算是《零售心理战》和《零售的哲学》的汇总。不同的是,那两本是铃木敏文的书,这是一本记者的书。

这本书没有主轴,想到哪写到哪,观点也是雷同的,因此如果看了上述两本,可以不看此书。

26、《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7.4

口述书,大白话,读起来行云流水。特别适合手机看。

整体还不错,虽然书名是营销心得,但其实是史玉柱的创业史和心路历程。

没有理论,没有章法,一切都是实践中得来,蔑视经典却自创套路,大起大落的下海故事。

试错和迭代的思想贯穿全篇,不管是做营销还是做游戏,都以目标用户为核心,紧盯消费者,不断尝试出最佳效果。

对游戏荣耀、目标、互动、惊喜的拆解也很到位,现在的产品设计基本也遵循这一套路。

综合来看,挺不错的一本书。

27、《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6.0

此扎克伯格非彼扎克伯格,这本书是扎克伯格姐姐的工作生活回忆录。

虽然书名叫社交的本质,但其实书中只有一章在讲社交,这一章也只是讲线上社交在空间和时间上区别于传统社交,遗迹被赋予的更多意义。

她毕业不久加入Facebook,是为数不多的非技术人员,她探索Facebook的边界,在传媒化领域有建树。她的生活被科技打扰,工作、家庭、生活都被迫改变,这本书就是她的思考: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

她意识到了科技只是工具,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注意力经济,用数据来建立个人品牌,但通通都未讲透,所做的仍是个人的经历和自己在其中做出改变的过程记录。

她把Facebook早期的快速发展归结于实名制,在Facebook为什么选择实名制一章中详细讲述,但这都是因果倒置的表现,根本原因是Facebook起源于校园,而真人实名正是校园社交的线下场景,线上社交从未改变什么,只是线下社交的映射,过程相对线下更加便捷,而已。

想看社交的思考,龙叔公开课的演讲是第二选择。第一是自己的思考,自己对社交本质的思考。

站在如上所说的角度,这本书是及格的。

但是,是不推荐看的。

28、《免费-商业的未来》6.0

总体感觉,这本是并没有讲深奥的东西,讲的是市面的总结:

免费,有历史的来源,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时代,免费模式要大行其道了

常见的四种免费模式组合

但是哪些商品适合免费?哪些不适合免费?在什么样的竞争环境和策略下,需要免费的定价模式呢?这些作者都没给与答案,这些才是对免费模式的通用思考。

有免费的失败案例吗?我觉得这个也是值得探讨的。为什么他们会失败?作者也没有反思。

免费更多应该是一种商业模式或者策略,为了达到另一个目的的策略。而要达到的目的,才是核心。免费只是快速达到的途径罢了。

与《让顾客来定价》算是一类书,可以结合起来看。

29、《中间人经济》7.0

只要是非亲力亲为、直接对接的,都是需要中间人的。

书中的六种中间人,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职能的分类,他们促成交易、承担风险、替自己获取利益。并不深入。

中间人存在的意义就是这样,且可能需要一直存在。

30、《商业的本质》8.0

杰克韦尔奇的经典。

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叫本质不太合适,叫《商业培训》比较好。

从全球化、财务、市场、团队多个方面阐述,像是上一堂培训课,跟随一位师长对为人处世的方式有了明确了解。

书中干货还是很多的,从五张幻灯片法的结构化思考,到数据不对比就没有意义,再到洞察力、领导力的培训锻炼,都很不错。

推荐看看。

三、营销管理:

3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9.0

确实是一本经典书籍。

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解概念,那么看前言部分就可以:7 个习惯以及相应的概念。这是朋友圈文学的形式,也是听书App的形式。

但是,你若详细查看章节,就会发现干货满满。书中在每个章节都有一些新的观念和理论,比如影响圈和关注圈,比如情感账户,比如自传体的回应等。这些都是前言部分所不能体现的。

看书的时候必须要找到主线,而本书的主线就是高效能:持续的高产出。持续!

书的组织性和逻辑性都很完善,先有个人领域的成功,再到公共领域的成功,再用不断更新的原则贯彻始终。

首先要强调思维的转变,要做到优秀是一种习惯;

积极主动:不是单纯的积极做事就好,而是在于意识的觉醒,要掌控全局,要主动求变。核心在于影响圈。

以终为始:不是单纯的做事,出发之前要明确知道目的是什么,要以未来的视角看现在。

要事第一:谁都懂但很少有人做到的理论,书中很好的一点是讲了授权,自己做重要的部分,然后把执行授权下去。

双赢思维:成就他人,成就自己。书中在原则性的看待事物,善用多种激励形式方面有新思路。

知己解彼:先理解别人,在理解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要移情。要严格禁止自传体的回应。

统合综效:这是对我触动最大的习惯,要拥抱分歧,有分歧才有交流,才能知道自己的盲点,也就才能进步。

不断更新:每天都要更新完善自己,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等四个方面。

执行重在计划和拆解,现在很多人都说要进步,要学习,但就是没有下一步的分解。如果这个不明确,那么一切都是口号,是不具有任何实质意义的。

优秀是一种习惯。让一切如水,静静流淌。

32、《奈飞文化手册》8.9

Netflix 是高绩效的一家公司。

只寻找那些高绩效的人来工作,即成年人(为了目标和成就感而奋斗的人)。

为了确保高绩效的人快速完成业绩目标,需要:

要让每个人都详细的了解公司的业务,知道公司当前的机遇和问题,让他们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

对待员工要坦诚。然他们知道公司的实际状况,成年人会为公司做出贡献。同样,公司也对员工坦诚,让他们变得更好;

坦诚沟通不要为了辩论而辩论,而是要以事实为观点;

依照未来的需求去搭建队伍,若员工与职位不匹配,要么提高员工,要么让他离开。因为他不再是高绩效的了;

建立公平透明、有竞争力的机制,包含薪水和晋升途径,高绩效的人能自己看清方向,并不断努力;

一时的高绩效,不代表永远的高绩效。要阶段性的考核和建议,不要在年度为了考核而考核。

奈飞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高绩效的基础上的,这是所有事情的出发点。理解了高绩效是公司追求的目标,也就理解了为了实现高绩效而做的企业文化。

理解了公司高绩效的原则,也就理解了奈飞文化手册,文化手册只是外在的表现罢了。

33、《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7.0

这本书整体还行,观点认同。

成功在于专注,专注就是做好最关键的事情。

事情的核心在于关键问题和其它问题。

问题包含方向和焦点,方向要正确焦点立当下。

答案在舒适区之外,是可行性和可能性的结合。

要懂得利用方法,使得自己专注于关键事情。

专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当下决定未来,未来倒推当下,关键的事情在其中互相影响。

每天都要问自己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方法建议:不用做好每件事情;不要追求多并发;每日给关键事情预留时间,拒绝干扰;善用工具,善于借力。

但书也有一些问题:

举例不认同,例子是幸存者偏差。

书中前后有自我矛盾的地方。

书中字句居然有划线,这是最不能忍的。

一篇公众号文章就能讲清楚的事情。还行吧。

34、《兴趣变现》6.5

这本书吧,不具有操作性,只是总结了自媒体时代。

将自己的特长兴趣结合,形成甜蜜点。

内容要规划和独特,要标新立异,一鸣惊人。

要寻找合适的渠道推广,善于借力。

要了解自己的粉丝,明确画像了解关注点。

寻找合适的变现形式。

以上五点,第一点是最关键的。没有第一点,其他都是无稽之谈。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第一点,就好比打王者的人多了,但几个有主播水平。

但如果有了第一点,有了可以变现的兴趣,那么开始「执行」和「坚持」,对内容有规划,合理利用载体,借助工具推广优化,就肯定会得到回报。

这是自媒体的时代。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35、《终身学习:10个法则》6.0

学习成长,是我一直追求的。

在工作中完美表现,追求个人绩效,注重个人成长。绩效是对公司的结果呈现,成长是对自身的价值获取。

其中的一些原则,是做好自己的一些方式方法。但作者表达的其实有些混乱,内容编排上不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书中带有大量为了讲例子而讲的例子。综合来看,这本书适合手机上翻一翻,不值得买实体书。

36、《领导力21法则》6.0

领导力21法则,就是罗列了21个要点,真正的干货不多,大量的篇幅充斥着案例,你相信案例吗?我不信。

洋洋洒洒几万字,综合来看,对于领导力,就说了三点:

实力担当:领导团队达成目标,实现梦想。人们愿意追随牛逼的人。

个人魅力:以身作则,尊重伙伴,有亲和力。人们就愿意追随你和模仿你。

善于借力:培养他人,让他人在过程中快速成长,担当更重要的角色。

1是最重要的。没有1,23就是扯。

所以实名反对书中的普适化和并列陈述,按照重要性和优先级重新排列组合书中的21个要点,才更有可读性。

不推荐看。

37、《引爆点》5.9

这本书,浮于表面,碍于叙事。沉迷于侃侃而谈的自嗨。

只是简单的总结了作者自己看到事件流行的原因:人、事、景

因为人,个别人物法则:因为作者举例的不同,又分为联系员、内行、推销员。

因为事,附着力法则:事件本身要具有传播性

因为景,环境威力法则:环境对人有暗示作用。

书中一再强调事物要想流行,就要找到引爆点,轻轻一触,就可爆发。但作者从未分析到本质,一直再举例举例举例,看的一脸黑人问号。

书中的人事景三点通通没有分析。一件事物为什么会流行?为什么一群人能引起风潮?事物流行必须要具备的附着力怎么才能找到?如何利用市场的环境因素来有效推广?书中没有答案,只有幸存者偏差的举例。

但还是有一些价值的:

自身要成为联系员和内行,要在一个环境内有影响力。

自身要有一定的传播价值,要增加附着力。

要会营造环境,影响别人的思想。

看流行的分析,《疯传》还不错。至于这本书,不及格。

看到很多的书单推荐这本书,真是让人头大。

38、《反脆弱》8.0

有限的损失,博取无限的收益。在损失有限的前提下,就要争取最大的价值。

有限的损失,就是自己的底线。在提高自己底线的前提下,就可以更浪更加肆无忌惮。就像别人拿100万炒比特币也是一样的,100万对他们就是有限的损失,然而一旦几十倍的增长就是大收益。

无限的收益,就是概率玩法,成则对结果影响很大。不成则不成,对现在没有影响。

至于这本书,太啰嗦了。一篇文章就能说明的事情。不推荐看书,看书评即可。

39、《影响力》7.0

平等互惠、创造环境、利用喜好、附加权威、营造稀缺。

40、《灰度决策》5.9

看之前对这本书期待很大。毕竟没有黑白,只有灰度。

但这本书不是给普通人看的,普通人的视角没有那么大,没有那么关注人性、关注义务、关注团体。

灰度,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面临纷杂的选择,该如何下一步呢?

要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兼顾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的目标,然后将可以做的选择从结果的角度回看,考虑最坏的情况,如果能接受,那么这就是一个可以做的决策。

这是本已存在的经验主义,暂时没看到别的视角论点,不推荐看这本书。

41、《餐巾纸的背面》7.0

14年看这本书的时候启发还是很大的,从问题的原点出发,然后在画布上不断完善,最终呈现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但现在再看,并没有更多的启发。这本书不太适合深度和读第二遍。只需要了解大致的过程就好了。

问题总是类似的,都是在解决5W1H的问题,找到一个主流程框架,然后把得到的信息在框架中按部就班,就能理清当前,展望未来。这本书是逻辑的展现。

总的来说,还可以吧。

42、43、《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10 

教材才是最经典的。又看了一遍。

44、《错误的行为》8.0

行为经济学发展史。产品经理的讲人性、其实都是在讲行为经济学。

45、《六项精进》9.0

稻盛和夫的演讲稿合集,看完可以理解经营之神的经营哲学。

对我的感触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努力奋斗。

四、历史小说

不想看书的时候,看看小说消遣消遣。

今年才开始看文学小说,之前是不看的。但微信送给了我一本《余华全集》,才开始看。作家多生活的观察理解,真实入木三分,这一点上产品经理要多多学习。

另外加就是思考了看小说的意义:把道理包装在故事之下,才更打动人心。做产品不就是这样吗?

46、47、48:《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

余华经典。

49、《流浪地球》9

书很短,一会就能看完。相比较电影,书更加冷酷真实:

一个哲学问题:那堵墙是什么?

恐惧会让熟悉的东西变的极为陌生,如太阳

恐惧时代,人更理性。感性是什么,能吃吗?

大众始终是愚昧的,先知是有代价的

没有地球派的引导,地球将会流浪到何处呢?

50、《且听风吟》8.2

村上的**作,且听风吟。

半自传性质,章回体,叙事和回忆**,前面的绝大部分时间不知道在讲什么,找不到主线。大概写了三个人:

一位鼠的朋友,说白啦,他似乎是村上遗世独立的象征,有自己的生活认知、理解世界的方式,一个人默默的写着小说,寄给远方的知己。

一位酒吧的杰,村上自己就开酒吧,似乎是村上世事纷扰的代表,在未知他乡的一身烟火气,想回归故乡却从未实践,看着尘世人来人往。

一位四指女孩,率性的生活,简单的工作,和不是坏人的朋友做好约定,却又在约定前离开。她代表着村上的什么呢?爱情观?我没看透。

书的第一章和最后都在讲现实中的村上自己,他为什么要写小说,他如何做出的这个决定,以及那个叫哈特菲尔德对他的影响。这里点明主旨。

命运的风一直在,且听风吟吧,它终会转向。就好比29岁的村上。

51、《雨天炎天》7.5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在于经历事情,村上说。

事情诸般顺利或不顺才使其成为旅行。我们才得以碰上种种有趣的东西、奇异的东西、令人哑然失惊的东西。

旅行还有一个重要意义,村上未说但身体力行了的:是主动。主动求变,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主动进入陌生的未知,让未知的一切迎面扑来。

人的天性是对未知的恐惧,无论是阿索斯的雨天还是土耳其的炎天,这些发霉的面包、忒甜的饮品、狂乱的公路、哈卡里的**都是让人恐惧的。

但途中的各种温馨,恰如其分铺满行程。这些温馨就是对直面恐惧最大的奖赏。

旅行如是,生活亦如是。

52、《乡村教师》7.0

上高中的时候我就考虑几个问题:生物为什么一定要C呢,4键的元素很多啊。找生命为什么一定要水呢?人家生物就是在甲烷(液态)里游泳不行么?

这本书里给出了硅基文明这种可能性。

53、《玩儿》7.0

于谦的书,看看北京大爷的日常娱乐。尤其是熬鹰尤其精彩。

54、《两晋南北朝12讲》8.2

魏晋南北朝,在记忆中一直朦胧,不甚明确。历史书几页就翻过了。

民间无传奇故事流传,官方史记讳莫如深。小说不描述,电视不演义。

越是这样,越是好奇。

南北分治,门阀政治。衣冠南渡,纷争乱世。这十二讲,很透彻。

400年春秋,从头乱到尾。朝廷由强到弱,靠着大门户苟延残喘。永嘉之乱,河阴之变,侯景之乱,流血的山河,悲苦的大众。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

中原王朝在少数民族的演义中,开始了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胡人汉化是历史大趋势,南北统一也是历史大趋势。

统一吧,隋唐。

55、《极简二战史》7.9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脉络。尽是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战国精髓。

乱世出英雄,盛世出能臣。这句话本身就已道出是时代造就了个人。乱世草莽气,盛世诗书华,时代的向前发展需要人来推动,这里人就凸显出来了。

太史公说的成一家之言,不仅要有是对事件的独特看法,更能以史为鉴的理清当下个人脉络。

是也,然也。

56、《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8.0

看的时候与现在对比,真是日新月异,改天劈地。幸在当代。

57、《哈佛极简中国史》8.0

站在世界平行发展的角度看中国,视角宏大,值得一看。

看了一半的书

看书最怕打断,最好 2 天内看完。对于打断没看完的书,有时候就直接换书了。也有一些看着看着放弃了。来年再翻一翻吧。

这其中有:《精益创业》《同理心》《宋朝原来是这样》《**传》《思考,快与慢》《原则》《思考的技术》《让战略落地》《产品经理的第二本书》

算上还剩下的两周时间,19 年预计 60 本书吧。平均下来一周一本。

回头来看,还是浪费了很多时间,本可以看的更多,总结的更多。

20 年要继续前行。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万字长文!总结19年看的60本书

喜欢 (0)

文章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