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分级与分层运营
1三六九等与分层运营招募来的会员要分级,并不意味着要把用户分成三六九等不同对待,而是要根据不同类型会员的活跃程度、消费能力以及他们的兴趣取向,给予不同层次的服务,用户分级的实质是提供分层运营。分层运营的优点是可以优化运营资源,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达到最优化的配置,同时,避免无层次的运营带给用户的打扰。我们应该都收到过各种平台的EDM和推广信息,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会去关注这些信息,甚至不去看它,为什么?因为内容不够精准,给我们的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才会出现传统EDM对用户来说是骚扰,而不是有价值的关怀。2会员模型的建立对于不同的平台,都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会员级别确立,最常用也最简单的就是RFM模型。RFM模型是如此的通用,以至于会不断的被提起。R=Recency,指最近一次消费F=Frequency,指消费频次M=Moary,指消费金额如果我们把RFM跨出消费模型的界限,那么:R代表的就是近度,F代表的是频度,M代表的则是额度。一个内容型社区要区分内容生产者的级别就可以用到RFM模型。R指的是最近一次登录;F是一个月内的登录次数;M是在这一个月内产生内容的数量。那么,我们来试试看分级:
先对R进行分级,我们按照最近一次登录距离当日的时间来做排序:
再对F进行分级,我们按照一个月内登录的次数来做排序:
最后我们对M进行分级,我们按照一个月内产生内容的数量来做排序:
最后我们很容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3分层运营是关键在已经明确了以上用户级别的情况下,我们就很容易的获得以下的推导结果:如果我要提升社区的内容数量。我可能需要关注那些积极登录活跃度足够高的看客(发展客户)为我提供内容。如果我要提升社区的用户活跃度。我可能需要关注那些不怎么活跃,但是为社区提供过很多内容的用户(价值客户)来提升他们的活跃度。然后,我们要动态的看待所有层级的用户,因为用户不会永远维持在一个级别,他们会产生跨越或者冷却。这个时候就牵涉到另一个话题,会员的定级与保级。譬如,京东就这样定义它会员的保级与定级:这样做的依据就是动态的看待会员的成长,防止出现会员级别的固化,同时因为缺乏流动性,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运营效果的下降。
张亮:软科小院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张记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