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干活分享,短视频运营,抖音运营,淘宝运营方案思路分析!

支付宝拍儿童公益视频了!居然有点好看?

运营推广 yunying 6℃ 0评论

支付宝拍儿童公益视频了居然有点好看

作者 | 黄毅(主笔)

来源 | (ID:PRCN007)

在营销同质化的今天,公益营销成为不少品牌的破局新思路。从网易哒哒的“她挣扎48小时后死去”到《啥是佩奇》,刷屏的背后都曾深深触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案例都是以公益为内核,讲了好故事的范本。

这也让不少营销人士在思考,不卖眼泪不卖惨的公益营销,出路到底在哪里?

围绕这个问题今天分享近期看到的一个公益视频, 这是支付宝绿色出行支持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给更多孩子送去交通安全课,在安全教育日所推出的儿童公益视频。无论是从创意视频的表现,还是整体传播的打法,都有创意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儿童公益攻心为上

增加受众的场景代入感

提到儿童公益传片,大众首先想到的就是凄惨甚至恐怖的画面,让人也对公益广告的认知停留在“套路”的层面上。但这一次支付宝绿色出行的公益视频跳出套路,另辟蹊径,用生活化的场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让每个人在轻松语境中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把儿童公益片拍成“熊孩子捣蛋”剧,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赶紧戳视频了解!

支付宝绿色出行儿童公益视频

看完短片就会发现这个广告确实有点意思,没有常见公益片的严肃气息,反而多了几分诙谐幽默,具体表现在场景和沟通视角两方面——

在场景选择上,锁定有共鸣的三大交通场景——停车场、十字路口和商业街,将现实生活中容易发生交通伤害的场景搬到银幕上。在真实又熟悉的生活原型中,贴近大众内心的情感里讲故事,反而更具有说服力。

又比如在沟通视角上,创新性地以儿童视角将用户带入到儿童出行场景,看似几个熊孩子在捣乱,但这却为后续故事展开埋下了伏笔。接着以“破坏到拯救”的反转剧情说明孩子们在用善意的举动帮助动物、小孩和大人,躲过了一场场潜在的交通事故。

利用角色反转的反向操作,加入戏剧化而夸张的剧情,前后内容反转给受众带去极大的冲击感,完成跟受众进行公益主题的沟通效果。让受众产生场景代入感,强烈地感知到儿童出行教育的必要性。

有情绪感染力的内容,远比说教式的案例科普容易被大众接纳,更能够激发起用户对于儿童出行安全的同理心,进而刺激人们的表达欲和分享欲。

将公益和产品结合捆绑营销的方式,引起大家关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同时呼吁一起绿色出行助力儿童公益,而这两者是怎么结合的呢?支付宝搜索【儿童安全课】揭晓谜底。

据了解视频上线之后在微博上掀起热议,网友们纷纷从儿童、公益等角度为活动点赞,自来水效应产出的UGC内容为话题推波助澜,因情绪感染而刺激其他用户加入到“公益队形”当中。安全教育日当天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权威背书,也让支付宝本次绿色出行活动的公益定位深入人心。 

借势节日、IP加持、社交裂变:

一次整合营销传播

配合【儿童安全课】的内容传播,在公益的另一端支付宝通过创意释放善意,以助力儿童公益赋予绿色出行新玩法,促使用户了解支付宝乘车绿色出行,增强用户的参与意愿。

这让我们看到支付宝在不断拓展公益的边界,探索出公益营销的新路径。在多个触点将“绿色出行”推到大众面前,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行动中来,在项目打法上这几点值得借鉴:

  

1、借势安全教育日营销,为支付宝大出行公益加码

3月25日作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旨在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调查显示,现在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0—17岁儿童因伤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支付宝正是结合这两个大背景,在安全教育日这一天推出【儿童安全课】相关公益视频,占据天时的宣传优势。强化公益项目与节日的关联,一方面在这个贴切的语境中用户更容易主动了解并体验活动,另一方面也符合公益基金当天加大宣传的诉求。在此基础上用【儿童安全课】加持赋能支付宝绿色出行活动,传递满满的正能量,让活动得到更多人关注。

2、《长安十二时辰》IP流量加持,扩大公益项目影响力

除抓住营销的天时之外,这波公益引爆背后对流量IP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支付宝出行携手优酷展开深度合作,联动《长安十二时辰》古装悬疑剧的两大主演——易烊千玺、雷佳音,作为公益使者为活动发声,录制小视频号召粉丝上支付宝绿色出行,助力公益解锁【儿童安全课】,成功将【儿童安全课】爱心公益与绿色出行无缝对接进行联动,实现1+1>2的叠加效益。

易烊千玺发声视频

雷佳音发声视频

《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保卫长安守护盛唐的故事,奠定了其正能量的影视剧调性;而支付宝乘公交地铁的活动,同样贯彻的是绿色出行正能量,积累蚂蚁森林绿色能量可在荒漠种下真树。而本次三月的绿色出行活动,在原本的低碳公益基础上又增加了为10个城市的孩子送去儿童安全课的公益正能量,与《长安十二时辰》影视调性具有高度的契合度。

利用《长安十二时辰》本身的传播势能,以及明星的流量加持,从表层话题营销层面到影视深层内涵,让IP参与到支付宝绿色出行的内容营销中来。作为明星与粉丝的一次联合,在粉丝经济效应下发动粉丝以绿色出行的方式,支持自己的偶像明星。

由于明星在粉丝的心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正能量示范作用,实现公益内容对用户传达的共振效应,达到粉丝应援偶像、公益献爱心的双重价值。

3、以社交裂变玩公益,打造站内站外全链路营销

如何让用户参与公益同时获益?这也是支付宝大出行这次所考量的问题, 对此推出邀请好友绿色出行赚赏金的互动。

在这个社交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用户池,这主要存在于社群、朋友圈、支付宝关系链当中。支付宝利用线上社交流量入口,用赚赏金领红包联动的方式,进一步驱动线下绿色出行,让参与双方获得直接的利益刺激,实现公益正能量的不断循环。

用户呼朋唤友参与绿色出行,促使社交平台的传播裂变,实现用户连接和社交的驱动。扩大活动声量的同时,有效实现拉新和促活,将营销闭环落到支付宝产品本身上,最终实现了活动的“品效合一”。

将支付宝隐藏于无形

让公益营销更有温度

一直以来说到公益营销,主题可谓大同小异——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生活环境等等,但随着流量下降以及消费者注意力分散, 用户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传统公益片早已难以打动人心。这就需要公益发起方主以趣味轻松的内容,摆脱大众对于公益说教浓厚的印象,用低门槛活动方式吸引参与,让每个人产生公益“与我有关”的认同感。

反观支付宝这次的公益项目,在内容策略上,打造吸睛的公益视频吸引关注,通过优质内容提升用户对绿色出行本身的好感度,成功以猎奇的沟通方式打开公益活动声量。

在传播策略上,打通线上线下站内站外全链路。站外发动明星为公益发声,为站内的【儿童安全课】引流;线上以绿色出行和裂变赏金活动作为流量的承接,吸引更多用户线下参与绿色活动,实现流量高效转化,打造完整流量收口闭环。

通过推动公益组织、用户以及明星等参与进来,创意好、立意正,将一次营销隐藏于无形,聚合促成公益与商业价值双赢的行动。既让更多用户了解支付宝绿色出行这个自带低碳公益属性的业务,又能得到媒体和用户认同与自发传播,进一步强化了支付宝的温度和社会责任感。

往期热门文章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支付宝拍儿童公益视频了!居然有点好看?

喜欢 (0)

文章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