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微课004新项目要不要大干快上,该怎么做市场测试?|营销微课004
点上方右侧 三十刘计 关注,回复 学习,领福利。
一周4节微课,梳理营销逻辑。这是《1分钟营销微课》陪伴你的第4天,期待你的提升。
在1分钟营销微课,花费1分钟时间,读完一个刘老师回复的营销问题。
————————————————————————
今日提问:
刘老师,你好!我是一家创业公司的营销负责人(也是合伙人之一),我们想上马一个新的项目。但项目可行性我们有些吃不准,有两个合伙人决心很大,但其他几个都很犹豫,不知道该不该上马?如果上马,怎样才能最低成本快速试错。
————————————————————————
同学们
请先独立思考1分钟
在脑中回想下你所知道的调研方式
再往下看
————————————————————————
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在创业公司中很常见。
新产品上市要经过一个试错和探索的源点期,只有经过充分验证后才能加大投入,快速扩张。
这方面,《精益创业》一书中提出的MVP测试法(最小化可行产品)最适用。这篇我来简要介绍下“最小化可行产品”这一概念,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什么是最小化可行产品?
就是先用最低的成本,上一个很简单的产品,只有一个最核心的功能就行,然后看看客户对这个产品的反应,反应好,就改善产品,再看大家的反应,再改善再反馈。如果最初版产品大家不买单,就放弃。
举个真实的案例,比如要做一个团购网站,传统的方法是要有门户网站,要有内容管理系统,还要有对账系统,每个月给商家结账。
但是,当年还没有团购网站的时候,GroupOn(高朋)的做法很简单:每天只做一个商品,不用建网站,直接放到博客里头,用户喜欢的话就在下面留言,说我对今天打折的东西感兴趣,把我的邮箱给你,把打折券发给我吧,然后网站手动生成PDF格式的优惠券发给用户。
跟店家对账也是,因为前期没多少店家,根本不需要建啥对账系统,就手动计算,虽然牺牲了一些精确性,但前期精确性没那么重要。就这样,GroupOn(高朋)好一句代码都不用写,就验证了项目的可行性。
在《精益创业》书中还有一个精彩的案例,宝洁公司在印度销售洗衣粉的一名销售员,发现印度只有10%的家庭拥有洗衣机,大部分家庭会将衣服送去当地洗衣店。洗衣店收集衣服后送到恒河边上手工洗涤、晾干再送回洗衣店熨烫,拿回衣服要等7天之久。因此,该销售员推测快捷洗衣服务会是个好生意。
但他并没有像一般创业者那样先注册公司、招人、建工厂、开门店,而是租了一个小货车,拉上自家的家用洗衣机,就到社区里去尝试收洗衣服。结果只花了8000美元就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验证:消费者非常喜欢快捷洗衣服务,如果能在4小时内取回衣服,顾客甚至愿意支付双倍价格;
而且还发现,当把小货车停在超市门口时,收洗衣服的效率最高。于是他开发了组装式洗衣坊并与超市合作,实现了高速成长,很快成为印度最大洗衣公司。
二、为什么需要最小化可行产品?
因为一个新项目能不能成功,在初始阶段最需要完成两项假设验证。
一个是价值假设,一个是增长假设。
1、价值假设
是项目本身有没有价值?是不是真的有市场需求?这个需求有多大?那些客户需要你的产品?产品的差异化定位是什么?
2、增长假设
就是项目的成长性怎么样?以怎样的方式实现增长?获客成本是多大?
在科学实验中,能用烧杯在实验中做实验验证的,就不会建一个工厂来验证。可在商业上,很多企业却没有验证的意识。很多创业项目往往是未经验证,就大干快上,狂飙突进,最终功亏一篑,一败涂地,由于损失巨大,而没有能力和心态再东山再起。
比如顺丰推出的“嘿客”门店,没有经过充分试错就高速开店,结果开出近千家门店后才发现商业模式不成立。有报道说,“顺丰嘿客替020行业交了10亿元学费”。
再比如,近几年双创大潮下的不少创业项目,往往没经过验证,就启动融资,快速扩张,最后纷纷被拍死在沙滩上。
所以,建议你们先低成本推出自己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在快速验证过“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后,再投入更多资源。
如果你也想向刘老师提出问题,长按二维码加入系统学营销,快速提功力的《品牌营销260讲》社群
觉得“好看”点下面
转载请注明:电商回忆录 » 新项目要不要大干快上,该怎么做市场测试?|营销微课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