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碧桂园的公关跪了!
杨主席万万没想到,自己好心好意好待遇请你们来参加媒体见面会,竟然成为碧桂园的又一条导火索。
8月3号,已经水逆快两个月的碧桂园终于忍不住召开了全国媒体见面会,在不到四十天的时间里,这家”宇宙第一房企“的工地塌陷3次、7人死亡、多人受伤,迎来了公司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机。原本这场见面会将是碧桂园扳回舆论的最佳机会,但是,偏偏被碧桂园的公关部搞砸了。
见面会当天,有条微博曝光碧桂园给每位记者进门就送香奈儿当伴手礼(尽管这条微博只存在了2个小时就被删除)
随后,一篇名为《知名媒体走进碧桂园,进门就送香奈儿》的文章刷遍朋友圈,证实了这条消息。而且,不只是香奈儿,每位与会的记者都是机票、餐饮、住宿、交通全包,给每位记者安排专人负责,甚至还塞了一个”有点厚“的红包(具体金额无从得知,拒收的没打开,收了的也不会告诉你)号称”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的碧桂园,果然连发布会都是”五星级“的。
其实媒体发布会给记者”车马费“已是行业潜规则,新品发布或者品牌推广的时候让别人多夸夸自己也无可厚非。但碧桂园的这场媒体见面会是工地事故频发后的危机公关,在这个时候给记者”送礼“,给人的感觉像是”封口费“。而事实上,这场见面会也是一次极不入流的公关,5S原则被执行得面目全非,可以说是史上最差。
我们先来看看碧桂园公关的时间轴:
6月24日,碧桂园上海奉贤项目售楼处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9人受伤。
6月26日,碧桂园官微发布《碧桂园与央视联袂呈现奋斗:致敬追梦人》
7月12日,碧桂园杭州萧山项目路面塌方,虽无人员伤亡,但让附近的一栋三层小楼成为危房。
7月16日,微博爆料碧桂园漳州项目集体”喝鸡血“,后被碧桂园官方证实照片为假拍。
7月24日,碧桂园官微发布《碧桂园高质量发展得到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认可》
而就在2天后的7月26日晚,碧桂园安徽六安城市之光项目建筑工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10人受伤。
8月1日,碧桂园江苏启东项目发生火灾事故(无人员伤亡)
8月3日,”走进碧桂园“全国媒体见面会在碧桂园广东顺德总部进行。
就是这场”走进碧桂园“的危机公关,让碧桂园再次危机四起。
稍微具备一点公关专业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危机公关5S原则,包括承担责任(shouldering the matter)、真诚沟通(sincerity)、速度第一(speed)、系统运行(system)、权威证实(standard)
碧桂园在这五点原则上,全错!
第一,推卸责任,从董事局主席到施工方。
相关媒体记录了见面会现场关于事故是否与碧桂园内部有关的问答,杨主席和莫总裁回答道:
杨国强:”这不是我们本意……我希望莫总今后出现一次处分一个,所有事情都要安全严格做好,不能有任何理由。我要求莫总组建50位由博士和专家组成的团队,研究更好的施工方法。质量和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线。“
莫斌:“首先事故与我们的工程质量没有关系。区域和项目负责人在赶暑假期间市场,赶工方面做了擅自安排。我们对区域总裁、项目负责人做了降职、免职等处理。”
一个公司出了事故,公司的管理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碧桂园对于事故责任的说明与解释,无异于你买的手机爆炸了,手机厂商却怪装配工人少装了零件一样荒诞。董事局主席把责任推给总裁,总裁把责任推给区总,区总把责任推给项目总与施工方……承担责任,碧桂园没有做到。
第二,避重就轻,把道歉会开成了表彰会。
两个半小时的见面会,碧桂园花了将近两个小时向媒体介绍公司的人才战略、精准扶贫、质量管控、设计实力、SSGF建造体系、甚至还有机器人与农业等新产业布局,总之就是一句话:碧桂园很牛。
拜托,这是你的危机公关不是年度总结OK?!100多位记者从全国各地赶到顺德来是为了探究真相,不是听你自我表彰的!拿这些无关事件核心的信息出来冲淡媒体和公众对于质量安全的聚焦,这场不真诚的见面会失去了原本危机公关的意义。
第三,龟速公关,一个月后才开媒体会?
距离6月24日上海奉贤项目坍塌事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距离伤亡最严重的六安项目坍塌事故也已经过去八天,等到舆论已经完全失控碧桂园才开媒体见面会,早已失去了危机公关黄金四小时的效率。所以才会想着用”红包“和”伴手礼“堵记者们的嘴?
第四,模糊本质,治标不治本。
关于碧桂园事故频发的原因,早先有不少媒体就指出是碧桂园自身的管理模式出了问题。总部强制的高周转压力+区域总较高的自治权+”双享制度“的利益驱使+自己做监理,这四大因素被普遍认为是事件的关键,也是媒体在这场见面会最想知道的信息。
但碧桂园高层的回答文不对题,让人感觉是公司打太极的表现。
在被问及事故是否有碧桂园内部原因时,杨主席却在答自己对社会进步有贡献:
在被问及为何碧桂园被妖魔化时,杨主席却在委屈说自己是天底下最笨的人:
媒体想问你关于事件的核心,你却一直表示明明自己做了这么多为什么你们不理解我……
第五,虚假背书,从新华社到人民日报。
从碧桂园的公关时间轴可以看出,碧桂园一直在做一件事——用央媒给自己背书。先有诸如《解码碧桂园发展秘籍》的软文为自己粉饰,企图用明显违背事实的文章挽救企业形象;后又绑定央视、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表现权威媒体对自己的肯定与赞赏。
然而,从今日头条在新华网投放文章(作为商业网站,新华网也会接广告),后以新华社的名义大肆宣传时,这种混淆新华网与新华社的行为就被公众广泛批评。
碧桂园也是一样,在事故频发的时候假借权威媒体的名誉给自己背书,不但损害了权威媒体的公信力,也对拯救企业危机毫无益处,甚至还降低了企业的形象。
当然,碧桂园以往在建立国华纪念中学等公益事业上的成绩值得肯定,此次见面会的公关做成这样,肯定也是准备不充分所致。但这也证明一个事实,就算公关做得再好,产品与管理本身假若存在问题,也弥补不了遇难者与消费者的伤痛。
毕竟事关人命,希望碧桂园上点心。
今日话题
你怎么看碧桂园的公关?
转载请注明:电商回忆录 » 给碧桂园的公关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