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干活分享,短视频运营,抖音运营,淘宝运营方案思路分析!

阿里、网易、新浪…这些公司的员工,到底有何不同?

运营推广 yunying 12℃ 0评论

阿里网易新浪…这些公司的员工到底有何不同

2017已经正式开始倒计时,2018年,你准备如何开始新的一年的征程?

我们采访了多名来自阿里、网易、新浪、人物杂志、馒头商学院等公司的实力干将,他们分享了这些年获益匪浅的工作习惯。

希望能帮助你,在新的一年披荆斩棘,早日升职加薪。

    分享人:院院

馒头商学院联合创始人、馒头新媒体运营课导师

“工作几年,哪些习惯最让你获益匪浅?”当我被问起这个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坏习惯算不算?

作为一个从小晚睡晚起、沉迷吃喝玩乐、不听管教、天天被揍的“坏”学生,我哪会有什么好习惯?

但是居然还上了985、211???居然一毕业就进了大公司还解决了北京户口??居然工作做得不错还拿了集团营销骨干奖??现在居然还做了联合创始人??

仔细回想一下,好像有几个习惯是歪打正着的:

1、不断迭代的偶像金字塔

从我开始工作的第一年起,我就有一个自己的“偶像金字塔”,这个金字塔里的人分几层:包括精神偶像,也包括行业里的领军者,还有离得很近的同事里的佼佼者。

在这个金字塔里,偶像是经常都会变化,甚至还会不定期被我淘汰。举个例子:

基础层,是离我很近的同事里的佼佼者,如果自己学习能力快,很快就可以跟他们一样优秀。

往上一层,是离我很近的,并且可以联系到以及深入学习的行业领军者,这一层,我会经常和他们交流、学习。

再往上一层,是我现在接触不到,但是可能5年后我就能接触到的偶像。

顶层呢,肯定是我这辈子都接触不了的精神偶像。

| 院院偶像金字塔顶层偶像:Elon Musk

所有层里的所有人,都随着我的成长而不断变化,有时候你发现,你很快就超过了一个偶像,这时就把他们划掉,感谢他们给你带来的成长,然后再加入新的偶像。

2、坚持读书旅行,培养自驱心。

看书和走世界,都是拓展自己的视野。

我每年国外游至少2次,国内至少3次。在没有时间出行的日子,每周最快能看2本书,但是基本抗拒畅销榜的书。

这两个习惯,我总结为:通过看到更好的人、看到更好的世界,来培养自己不断向上的自驱力。

其实,偶像金字塔,不是要和谁比优秀,而是,当你见过更厉害的人,更勤奋的人,更有成就的人,更有精神追求和人生意义的人,你就会知道,自己所做的,其实真的太不够了。

这也是我保持学习、持续前进的自驱力来源。

    分享人:逻辑羊

前携程资深产品经理,现某创业公司高管

1.时刻准备一支笔和一个本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在多事项并行或者开重要会议的时候,再好的脑子也不可能记得住所有繁杂琐碎的细节和一闪而过的灵感,认真的记录会带来难以置信的高效性、执行力以及逻辑条理。

我平时也习惯根据“轻重缓急”以及“先因后果”来按序处理相关事项,记录这些事项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时间节点,然后每天翻翻本子,回溯任务的完成进度以检验事项的推进程度和效果。

尽管现在有很多智能化的办公软件很方便,但很多可有可无的功能可能会让初入职场的人失去专注力,笔和本,始终是养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工具。

2.时刻保持大脑的运转,多问内在联系

这里的运转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层,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养成用“逻辑性思维”的方式去思考每件事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逻辑性思维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三棵树”,即条件树、假设树、是否树,养成“逻辑性思维”的习惯所带来的好处就是在解决问题时,永远可以在现有的状况下得出最优解。

第二层,让大脑对“知识”进行持续积累

知识性学习永远比道理性学习更难熬,但却更有用,这也是“我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多去发现知识性问题,然后通过工具进行知识性学习,比如,即便买一个冰淇淋,你也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冰淇淋机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然后通过诸如搜索引擎、相关书籍等工具解决问题并持续积累,如此坚持并持续几年后,你会发现自己与别人的见识面已经不再是一个层级。

当然,就目的性而言,有意识地向工作或研究相关领域进行倾向性知识积累,效率会更高。

    分享人:大雄

阿里大鱼号资深运营,公众号「大雄说运营」

1.学好office三件套,这可能是你用得最多的办公软件。熟悉一些常规操作,将会大大提升你的办公效率。比如word的大纲列表,exce的函数和透视,ppt的母版等。

2.做好文件的随时保存和多端备份。随时保存不会让你电脑死机时伤心欲绝。多端备份的好处是,当你想找文件或者编辑文件,你有个手机就可以进行。

3.多进行复盘总结。任何一个活动或者项目,除了公司内部例行的总结邮件,已经更应该冷静想想,自己做这个项目是否做得足够好。

4.一定要注意细节,小到每一分封邮件的标点符号。细节才能更好体现你的专业性。

5.注意学会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精力,管理自己的作息,让自己有一个工作的最佳状态。

   分享人:田涧岚

网易考拉市场部娱乐营销负责人,《入职第一天,网易爸爸教我学做人》H5负责人

1、 保持危机感

无论身处哪个行业、公司,保持危机感都非常重要。具体来说,就是不停地问自己:

“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

“如何提升自己最核心的职场能力?”

“自己所带的团队,是否足够应对新的机会和挑战?”

现在很多人在谈中年危机,其实到了中年才想起危机,往往迟了。

从刚进职场起,就应该有着高度的敏感和警醒,对所处的环境进行准确的判断,对个人核心能力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勇于尝试

不要害怕错误,即使有犯错的风险也不能停止尝试和创新。保持敏锐度,积极思考新的方法、思路和创意,如果有机会,就结合自己实际的工作。

这是最快成长的路径之一。但是如果失败了,要敢于面对和总结分析,这些经验,往往是职场最重要的财富。

    分享人:James

排云咨询管理公司CEO,馒头商学院新任经理人管理课导师

做管理这么多年,有一个职场沟通的金句是我屡试不爽的,那就是:“我看看我理解的对不对?”

因为当我说的这一瞬间,这句话同时在传递着以下信息:

1.  我把你说的话听进去了

2.  我很努力去理解你刚刚说的话

3.  我并没有假设我都懂,我也有可能理解错

4.  我很在乎你所说的,也希望我真的理解你、而不会误解

5.  所以我来向你确认

当你说完这句话时,对方的心理已经愿意去信任你,并且愿意进一步沟通。

如果你这句话之后所描述对他的理解又是正确的,你就会看见对方边点头边说 “对!对!对!就是这样!” 

他认为你是他的“知己”、“你真的懂我”时, 对话双方的信任也就快速的建立了起来,之后的工作也能更加顺利的开展了。

    分享人:飞鱼船长

公众号《运营控》主理人,某创业公司COO

1.用项目管理思维去“打杂”

每天早15分钟到公司,列一个工作清单,穷举想到今天工作需要做、可以做的事情。

选出当天上午11点前,无论如何要完成的最重要3件事(如果某件事难度大,减为1件事,并把其分成3个步骤)

千万不要随意大脑中的兴趣、状态去安排做事顺序,不然你就永远被牵着走,总是做各种救火的事情,难以做更有价值的提升。

2.养成看数据的习惯

“看产品数据比看朋友圈的点赞都积极”,“把用户反馈当成你的精神食粮”。有这种状态自己都觉得很神奇。

一会没看心里痒痒的,到底用户怎样了,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半夜里醒来上厕所前,都想打开手机刷一下后台,看一下有什么新的反馈没有。

3.多体验各种APP产品

这可以让自己更多地以用户角度思考,同时学习他人产品运营的技巧、思路、洞察。

我的手机里安装了10屛的应用,并且经常更新,也会专门花时间认真看其他应用的活动推送文案、配图、策略、用户互动情况等,激发了不少可以用在自己产品上的思考和想法。

在使用其他产品时,不要刻意控制自己的支付冲动,不要怕浪费时间和金钱,就去体验收获产品价值和动作行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时不时跳出来观察自己:

“刚才我为什么会有支付冲动,我在哪些方面有在犹豫?要是再给我一个怎样的诱惑我就会支付?”

通过一遍遍的问自己问题,去学习和思考其背后的深层逻辑。

*内容整理自飞鱼船长知乎回答,有部分删改。

    分享人:狐狸

新浪微博内容运营

1.重视版权。

重视别人的版权,如果有需要用的照片/图片一定要获得作者授权(特别是商业用),最好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便于保存。

如果遇到使用别人公开社交平台上东西,转载时记得署名。

重视自己的版权,在做原创类的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加水印,不要觉得水印加了影响美观,这既是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是有利于自己的宣传。

2.重要信息邮件往来。

很多人图省事不喜欢用邮件来工作,其实工作中邮件来往以及在工作群里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式,可以避免大家信息不对称。

另外,工作内容尽量以文字的形式交流,不要语音来语音去。

我有两个多月每天不停收到合作伙伴40秒起的语音,真的让人崩溃。

文字交流,既清晰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我老是不停的念叨自我保护,可能也是神坑见多了,包括你的同事,你也不能保证TA不是个坑。

3.最后分享一些发微博的小技巧。

微博这个东西,算法经常在变,所以阅读量和互动量的增加方法也很灵活,但也不乏一些规律性:

比如中午11:30左右是发起关于事物讨论的好时间,这时,大家刚结束一早上工作,脑袋还没停止高速运转,但也不想再消耗过多精力,这个时候在微博上发一些看上去让人“有思考”的内容最合适不过。

下午15:30左右是适合发布好吃好玩推荐的好时间,下午的工作到了一半,大家需要一些轻松愉悦来稍微放松一下。

一般长图和视频最后放在晚上21:00之后,特别是长图,最时候放在睡前,因为晚上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已经回到家,吃过晚饭,不知道干什么。

那这个时候没有工作打扰,没有对流量的担忧,可以随意的看一些感兴趣的视频,也可以花时间慢慢看白天来不及看的长图。

    分享人:冯翔

《人物》执行总编,前南方周末记者、编辑

做了十多年记者,已经说不出哪个采访对象印象最深,倒是攒了一身职业病。

其中之一是:遇到萍水相逢的人,会努力去观察他。有时候还会忍不住开口搭话,把人家吓一跳。

举三个例子,很巧,都在路上。

第一次是我搭顺风车。

一路上跟车主谈论他的家乡河北某小镇的美食,河鲜怎么做,鱼的品种有多少,烤羊腿跟内蒙那边的吃法有什么不同……

下车的时候他纳闷地问:“兄弟,我告诉过你我是哪儿人吗?我笑了笑,没吭声。”

其实很简单。我透过反光看到,他的车前挡风玻璃下压着一张挪车单,写着他的电话,就顺手百度了一下,发现他是那个小镇一个农家乐的老板。

第二次是我坐火车。

邻居是一位整洁优雅的女士,整个旅途中都在用IPAD看带翻译字幕的美剧和中英对照的读物,不怎么搭理别人。

我下火车时跟她说了句陈医生好,她吓坏了。

其实我还没说更多的:

她是位牙医,1971年12月30日生。她25岁来东北读中国医大的本科,大连医科大学的硕士,现在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生物力学专业博士在读,同时在给北京和沈阳两家私立口腔医院做顾问……

原理是一样的。检票时我瞟见她的车票,上面写着她的名字:陈X萍。中间那个字还挺奇特的,就多了一点好奇心,随手查了一下。如果叫“陈萍”,那就算啦。

还有一次是前几天从广东回北京。

飞机上挨着个小帅哥。二十四五,身材很好。几个小时在用一个平板戴耳机看东方卫视的娱乐节目,好多次笑弯了腰。是真的坐着弯下腰笑,但一声也没发出来。

一看就是经过良好的职业礼仪训练。

整个旅程中,他的身体姿态很随意。飞机刚落地就打开手机聊微信,聊天背景是一张民用大飞机滑行的图片。

可以肯定了。

我说:“你也是民航的人吧。”他瞪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的?你是做什么的?我是刚毕业的飞行员,就飞这个型号的飞机。”

做这行太久,那些尘封已久的好奇心已经很难被唤醒,但多了一点无处不在的好奇心。

编辑小结:其实那些大公司或者优秀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些习惯,大部分是他们在工作中, 趟过很多坑后的思考总结。

他们早早的让自己充满危机感,在机会来临之前,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像周围的人学习,从生活中去思考和总结。

保持自驱、保持好奇、保持危机、保持学习、最关键的是实践和坚持,这或许就是能让每个人都获益匪浅的好习惯。

– E N D –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阿里、网易、新浪…这些公司的员工,到底有何不同?

喜欢 (0)

文章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