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搞清什么样的内容利于传播,我窥探了5000名听友的朋友圈
蛋解创业
用我们的弯路为你铺路
大家好,我是胖虎,今天我是一名暗中观察者。
作为一名公众号小编,我一直在和微信推文的阅读数做斗争。
在公众号粉丝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朋友圈转发成了阅读数上涨的重要来源。
于是,为了搞清什么样的内容利于传播,我偷窥了5000名听友的朋友圈,希望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能够找到答案。
根据人们行为的目的,我将朋友圈的类别分为8种,以下数据来自蛋助理的个人微信。
这个加满了5006个好友的微信号,24小时内的朋友圈总计1884条。(老板你听我解释,我真的不是在玩手机)
因为蛋助理这个号上基本加的都是听友,所以广告类的朋友圈数量最多也是情理之中。
看得出,各位想创业或者已经在创业路上的同仁们都很用心,不遗余力变着法儿地在朋友圈宣传自家的服务或产品。
身为蛋解一员的我深感欣慰,同时也有一丝惭愧,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还远远不如各位。
虽然大家已经把蛋蛋在节目里说的微信用户留存,朋友圈强化印象运用得驾轻就熟了,但还想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广告不要太过频繁,可以多发一点日常来旁敲侧击,提升品牌形象。
不然的话,除了广告就是生硬的自夸,用户很可能一边流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一边就把您屏蔽了。
红**域是大家最贴近生活、真实的一面,最初微信刚出来的时候,朋友之间的社交很单纯,发的朋友圈基本都是这类内容。
以上部分不是研究对象就不赘述了。
黄**域是转发的重要战线,也是我今天的重点研究对象。
分类中的兴趣不单指爱好,而是我们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在主动分享之余,还能通过转发来帮助我们表达某种信息,并且寻求认同。
例如:
我转了一首歌,表达了我脱俗的品味;
我转了一个段子,表达了我有趣的灵魂;
我转了一条热点新闻还点评了一番,表达了我思考问题的高度和价值观。
转发的内容可能和自己有关,也可能无关,就算我转了一段“速看,马上就删”的视频,也表达出了我资源丰富,且乐于分享。
所以,如果你的内容可以让别人产生共鸣,并且可以帮他表达出来,寻求别人的认同,那这样的内容就是利于传播的。
而功能分享和应用分享的目的性更强,他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更重视结果,后者则多了些仪式感。
例如:
我转了一篇餐厅的介绍,吃饭就能打折;
我天天转发公司的文章,老板看我会更顺眼;
我背单词在朋友圈打卡,装逼之外,也能敦促我坚持一去。
正如古人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们的任何言行都是有其目的的,之所以我们会转发,要么是自己得了好处,要么是对别人有帮助。
通过观察听友们的朋友圈,我发现只对自己有好处的内容,远没有为他人提供价值的内容更易于传播。
“让既得利益者成为传播者”,我们常见的病毒式营销,就是利用了人们借花献佛的心理。
最后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公众号内容是具有转发属性的:
1、能够帮助我们表达兴趣、立场、认知和价值观的内容;
2、对于我们自身具有利益的内容;
3、能够引起他人共鸣、或为他人提供价值的内容;
4、普适性强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或感兴趣,或与之相关。
(最后一点是上述三点的补充,为充分不必要条件)
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要好好想想如何与创业者产生共鸣,为他们提供更多价值,大家也可以想想在自己的领域如何让用户成为传播者。
互动话题:你最常转发什么样的文章?
欢迎留言与我们讨论,点赞最高的留言可获得蛋解文化衫一件。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为了搞清什么样的内容利于传播,我窥探了5000名听友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