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以及苹果Appstore、谷歌AndroidStore的壮大,越来越多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软件应用商店正在兴起。比如,91市场、应用汇、N多等,而百度也在近日发布了一个可搜索的应用开放平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热潮的推动下,潜伏在应用商店中的是一批批正在火热掘金的中小企业,它们应该如何迅速占位?如何与行业软硬件大腕们合作?在创业期如何权衡免费圈地与收费获利的关系?在投资方眼中,它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应该如何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本期创业圈将深入探讨这些话题。
模式之困
免费圈地还是收费获利
问题:传统互联网培养起来的用户都有免费的习惯,而移动互联网则要求用户付费,这种付费模式能坚持多久?当然,也有走免费路线跑马圈地的创业者。那么,应用商店的淘金者到底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才能在全新的移动互联网领域站稳脚跟?
支招: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还是先通过免费去争取用户,然后等机会成熟再想办法赚钱。
靳文戟:苹果Appstore收费和广告模式都很好,在中国也有机会,但是还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比如91手机助手,就是先给用户提供一些安装应用,然后吸引流量。至于在商业模式方面,在中国用户还是习惯于后付费,这是与国外有极大差别的。从投资角度来讲,我们更偏重于91助手之类的、能吸引大量用户的平台公司。当然,这个行业还很新,空间大,变数多,说不定哪天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些互联网公司就会参与竞争,那么留给新的移动互联公司的机会就不多了。
顾锐:移动用户习惯去付费,但仅仅做收费型的公司,产品有可能发展不起来。而应用商店的用户上不来,应用产品做广告的投入就得不到回报。对于一个平台型的公司来说,做起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旦有应用加入这个平台,就可以收取分成,但成功的几率比较小。我们投资的灵禅也在做手机游戏开发,灵禅有自己的网络游戏,有自己的社区,希望通过与社区结合起来,基于社区的优势和基础进行转化。
许欢:在国外,手机用户下载一个应用需要交钱,在中国正好是反过来的:应用推广需要给渠道钱。实际上,现在的应用已经有很多,但是没有人把它整合好,没有针对用户的个性化去推荐相应的应用。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会把手机应用网站做得更加2.0一点,通过不同的标签去整合应用,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因此,tompda.的定位是手机里的豆瓣,只要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把电子书、视频装进来,这时候真正有需求的用户,就可能会付费了。当然,目前来讲,我们主要还是靠广告赚钱。
***:机锋网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另外我们搭建了一套自己的支付接口,主要是针对会员,以兑换券的方式进行。用户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支付宝、短信和充值卡等平台进行充值,获得兑换券,然后用户就可以使用兑换券在机锋商城中获得一些应用和购买一些功能和道具。在上述所有的收益分成中,开发者占70%,而机锋网仅占30%。
曹明:在中国,如果没有用户,根本就谈不上盈利模式问题,因此只能用免费的方式去吸引用户。事实上,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和用户都还不成熟,你收费而人家免费,可能导致没有人愿意来。手机应用商店的发展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现在有人希望用一些运营模式把厂商、开发者的利益均摊,但是,这一想法的实现需要有个前提条件:即建立在用户付费以及多种支付手段之上。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最好还是能务实一点,先为用户提供合格软件,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去做最大的覆盖。
技术之困
哪棵树下好乘凉
问题:操作系统是手机的***,谁控制了操作系统,就等于控制了手机产业链。未来还将有众多的手机厂商不断研发自有操作系统,围绕操作系统做应用软件的开发者们应该如何选择?
支招:先明确目的,看清大势及各自利益范围再下手;要现钱找苹果,赚未来靠谷歌。
靳岩:从目前的竞争形势来看,iPhoneOS应用开发比较容易赚到现钱。一方面是因为苹果的Appstore是一个封闭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苹果的用户也比较容易接受付费。但是在国内,做iPhoneOS应用开发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风险,比如开发iPhone OS应用必须要用苹果电脑;开发中文应用基本上赚不到钱,因为中国有类似91(一个智能手机互动服务平台)的网站大量充斥着破解软件;而开发英文应用很难去跟国外的开发者竞争,因为国内开发者并不熟悉国外的相关市场;另外,由于开发者众多,上传到苹果App store里的软件,也很快就会被埋没到排行榜中。
转载请注明:电商回忆录 » 移动应用商店的三个困扰:模式、技术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