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干活分享,短视频运营,抖音运营,淘宝运营方案思路分析!

CP,我就静静地看着你的钱打水漂

运营推广 yunying 5℃ 0评论

CP我就静静地看着你的钱打水漂

我是排骨,有不少人听说过我,他们或许知道我为开发者提供商业流量,但我想在今天说一个严肃的话题,那就是:你宝贵的预算,最终究竟都去向何处?


作为一个强势分发渠道的对接人,我最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开发者们一拥而上,开口就问,排骨,我有XXX的预算,我要买T/D的资源,你能给我安排么?——可以啊可以啊,你预算多少,我看看什么合作方式适合你——BLABLA。然后签约打款成交,云云。


关键的桥段来了,几乎所有的开发者,尤其是中小开发者,开始投放后就不再和我沟通要如何投放了,最多就急匆匆问一句,排骨啊,我出价多少合适——XX块——好嘞/哇,你们平台太贵了——BLABLA。大预算的开发者就更机械了,只会提一个千古不变的要求:我要又便宜量又大的位置……我真是XXX了。


你的预算就是这样哗哗的打了水漂啊!


有一句话可能会得罪许多做运营的兄弟姐妹,那就是,你和渠道的对接人聊两句,你就以为你掌握了这个渠道投放的妙招,投点钱,效果就一下子出来,哪有这么好的快餐?渠道的对接人找你了,你代替老板签完合同打完款就等着看数据,如果数据不好再来找渠道的人一顿质问,大家都成了冤大头了。数据漂亮的话,你就在懵懵懂懂中蒙混过关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说,在你对渠道做广告投放后,一定要关注在渠道投放的策略,比如我所在的渠道,下面我展开来说。


1、渠道的投放成本是不以单个用户的下载/激活成本为真正的成本的。


有许多人对于一个CPT资源位的价格或者CPD的平均单价忧心忡忡,总是把这个当做渠道投放的成本,恨不得把单用户激活成本压低到5毛钱,才敢挺起胸膛跟老板汇报。


这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因为从公司运营的大局看,成本高低和渠道的定价并不是严格相关的两件事,公司关注的是整个阶段的ROI,但ROI不会总是呈现一个十分稳定的水平。对于新品来说,前期的成本一定是很高的,开发者甚至会呈现短期亏损的情况,但切记,这不是真的亏损,这种亏损最多算是战略性亏损。


由此可以看出,许多开发者在投放之初,就没有审慎的对投放的效果进行预估,他们错误的希望,能够在每时每刻都有很好的收获,而其他的可能性就选择性地忽略了,比如有可能先战略性亏损后盈利,或者先盈利但后继乏力。


因此第一步就是需要各位开发者对投放的效果有一个理性的预期,当然,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都还不满5年,能够经历过丰富的投放过程的专业人才也十分稀缺,这也从客观上造成了误把价格当成本的这个现象。


2、别忘了你的产品属性,是否需要做峰值投放在初期就要有预判。


每个类别的产品都有不同的属性,比如视频类产品希望周末加大投放,陌生社交类产品在节日期间门可罗雀,理财类产品要随着经济的大周期来调整节奏。


但我这里要突出来讲一讲是否需要峰值投放的事情。有一类应用,它的知名度不大,或者用户对它不具备刚需,比如可替代性强,这样的应用务必要做平稳的投放。如果觉得自己刚融了A轮、B轮,需要给投资人看到自己,好讲故事给C轮、D轮的投资人,那是另当别论。否则的话,我的建议都是,把你的全年预算做一个平稳的投放,偶尔根据节假日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的浮动比例就不在这里说了,可以私下里问我。


另外一类应用就值得做峰值投放了。也许全年的预算就500万,但在Q2可能就需要砸进300万,你问我为什么,因为这一块的市场大热,用户都预热起来了,你的预算会让市场沸腾,你也可以从中赚的盆满钵满。这里已经不只是对投放数据的分析了,更多的是对市场的预判,更需要专业的人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市场。


我一共就说了2点,各位应该注意到了,如果只是做到上面的一点,努力调整下,还是可以适应的,但如果要把这两点都融会贯通到日常的运营工作中,就是一个很考验智慧的事情了。一般大型的公司都有专业的人在把关,渠道的对接人也在不断沉淀自己,双方通力配合,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转一句来自列夫·托尔斯泰的话送与诸位:艺术不是技能,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

本文为作者排骨投稿,转载请注明来源软科小院并附带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CP,我就静静地看着你的钱打水漂

喜欢 (0)

文章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