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干活分享,短视频运营,抖音运营,淘宝运营方案思路分析!

辛普森悖论——数据分析模型详解

运营推广 yunying 7℃ 0评论

辛普森悖论——数据分析模型详解

在做重大决策时,我们总会参考一些统计数据,比如高考前关注学校的录取率,择业时参考各个行业的就业率等。统计数字可以帮助我们比较这些对象的优劣,做出更加合理的决定。但有时,统计数字并不靠谱,基于统计数据的因果推断甚至会出错。

举例来说,假设张三想去医院看病。他收集到了附近两家医院的医疗数据,如表2-1所示。

根据数据,医院A最近治疗了1000个病人,有900人存活,100人死亡,存活率为90%。医院B最近也治疗了1000个病人,有800人存活,200人死亡,存活率为80%。从统计数据来看,似乎医院A比医院B更好一点。

现在我们把收集到的样本数据做一些细分,按照重症病人和非重症病人进行统计,如表2-2所示。

表2-2 重症和非重症病人统计

我们只是进一步区分了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结论就被变魔术般改变了。从表2-2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重症病人还是非重症病人,不管怎么看,最好的选择都是医院B,这与之前的情况大相径庭。一开始我们只关注整体的存活率,医院A明明是更好的选择,但是如果关心更细的病例存活率,医院B就变成了更好的选择。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因为数据中存在潜在变量(比如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病人占比),按照潜在变量分组后的数据是不均匀的。在上面的例子中,医院A和医院B对于不同分组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差别很大。对于重症病人,存活率只有30%~50%,而对于非重症的病人,存活率超过了95%。

同时,两种病人去医院A和医院B就医的数据分布正好相反,大多数重症病人都去了医院B,大部分的非重症病人去了医院A就诊。这就导致医院B的总体救治率数据反而被拉低了,而医院A的统计数据反而更占优势。

在分组比较中占据优势的一方,在综合评估中却成为失势的一方,该现象被称为辛普森悖论。辛普森悖论最初是英国数学家辛普森(Edward Huge Simpson)于1951年发现并提出的。此悖论如同魔咒般,已困扰统计学家60多年,时至今日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它的出现揭示出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同一组数据的整体趋势和分组趋势有可能完全不同。

若使用数学语言,辛普森悖论可以表示为如下的关系式:

当a1/b1

转载请注明:电商回忆录 » 辛普森悖论——数据分析模型详解

喜欢 (0)

文章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