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热点信息,就是甲骨文裁员了。这家美国传统软件巨头,数据库供应商因为云业务转型慢、管理不善,终于到了裁员的地步。
有消息人士表示,整个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都要关闭,这是甲骨文美国总部的决定。根据计划,首批裁员人数达900余人,其中超过500人来自北京研发中心。整个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CDC)一共1600人左右,而这一下就裁掉整个中国区研发中心近60%的人员。
根据媒体报道,甲骨文此次裁员采用N+6的赔偿方案,其中N为工作年限,另外加6个月的酬薪补偿。
裁员后很多甲骨文员工拉出横幅抗议甲骨文“只要中国市场,不要中国员工”,呼吁“把工作机会留在中国”。
就在甲骨文宣布这一决定的当周,美国宣布上调中国输美商品关税,部分员工们将此决定归咎于贸易战。
“我还没有被裁员,但我预期会被裁员,”一名甲骨文的年轻员工在招聘会上说。“很多人都说拉里•埃里森不喜欢中国。我认为这是因为美国有这种‘中国威胁’的说法,”他补充道。
这位员工指的是甲骨文联合创始人去年10月在接受福克斯商业新闻(Fox Business)采访时所说的话。埃里森在采访中表示,“我国与中国存在严重的竞争,我属于美国队”,而且,“如果我们让中国培养出比我们更多的工程师,如果我们让中国的科技公司打败我们的科技公司,要不了多久,我们的军队在技术方面也将被甩在后面”。
我想说的是,政治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但绝对不是主要因素(毕竟资本是逐利的),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甲骨文业务发展的不好。过去5年,甲骨文虽然意识到云计算的重要性,但在策略上,还是太在乎盈利,尽量延缓公有云的推进(如果把数据库这一最容易赚钱的业务变成云服务,收钱就慢了)。云业务大体可分为上层的SaaS、中间的PaaS,以及底层的IaaS。甲骨文最先选择较轻的SaaS,没有在基础设施云(IaaS)这一主战场上发力。而这一战场,正是亚马逊、微软和阿里云崛起的基石。
反观另一巨头微软,发现在云计算市场落后时,其CEO萨提亚·纳德拉牺牲眼前利益,坚决以云业务优先,投资未来。微软云此后一路直追,现在排名全球第二。 微软市值也由2014年纳德拉上任时的3000多亿美元,成长为全球市值第一的企业,一度突破万亿美元。
甲骨文不懂得未雨绸缪、延迟满足,就想待在舒适区吃老本,自然而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当整个行业都已经发生了变革,个人如果不做好提前准备,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变故,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这件事让我想起前年中兴跳楼的高管?很多人责怪企业残酷无情,但其实行业在激烈的动荡,中兴公司本身也不好过。
我们先来看看通信行业,随着房价拉不动经济增长,只能指望互联网+的发展,诸如一些列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所以当时的**总理提出了"提速降费"的要求,如果这个政策一直执行的话,运营商的收入就要下降,设备商的收入也要下降,三方企业的收入也得下降,僧多粥少,必定有部分人要失业.
说完行业,我们再来看看公司。2017年3月7日,中兴支付8.92亿美金天价赔偿金以及3亿“缓期执行”罚金换取“美国的制裁解禁”。美国禁令导致中兴遭受严重损失。
如果是个嗅觉灵敏的人,早应该有所察觉,未雨绸缪了。有的时候我们在责怪公司残酷无情的时候,也要想想自己是不是安逸了。
昨天有个小伙伴向我倾诉说,自己之前是需求分析师,想转产品经理,感觉有点困难,又想转回去,问我的意见。
我告诉他一句话,如果你现在舒服了,以后肯定不舒服,如果你现在不舒服,以后肯定舒服。如果有两条路给你选,选择最难的那一条。
很多人都想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选择越来越多,怎么选择越来越多?难道只做自己熟悉、擅长的事情?那样的自己有什么进步?没有变怎么会通?不通怎么会选择变多?
所以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只有脱离舒适区,选择才能变多;而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只会让你的选择越来越少!
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
转载请注明:电商实战教程 » 甲骨文裁员,抗议就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