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干活分享,短视频运营,抖音运营,淘宝运营方案思路分析!

你所看到的速成,其实都是大器晚成

职场有感 职场有感 47℃ 0评论

01

有一天,你坚持的东西

会反过来拥抱你

记得小的时候性格特别内敛,非常怕人。长大后父母还经常跟我讲,每当遇见陌生人的时候,我总是趴在奶奶的肩膀上,眼睛都不敢睁。

上了初中之后,仍然非常害怕讲话,只要是面对陌生人或公众场合,就讲不出来话。

还记得第一次上台讲话的时候,当着全面同学的面,吞吞吐吐,手脚发抖,那种感觉太糟糕了。

好在我的脑袋还比较清醒,知道这样下去自己没啥前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于是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多多和外界接触,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社交能力。

积极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自己也主动组织各种活动,因为做事特别主动积极,学校也给了很多抬头,还拿了一些奖。

初中的3年时间在说话能力上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提升,但是解决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自信,上台讲话不会发抖了,这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上了高中之后,便又开始想折腾一下,联合学校各个班级的学生资源,团委资源,练习自己的社交、讲话、组织能力。

只可惜高中学业压力太大,年级里的老师也不怎么待见我们那帮学生会的同学,本来高中的三年规划只好作罢。

就这样,整个高中三年便是在繁重的学业当中度过了。

上了大学之后,人生第一次走出农村,来到一个非常大的城市,现在来看也只是一个三线城市。

来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真土,啥都不知道。

同学和我聊车,我不知道;和我聊一些知名的公司,我也不知道。

总之,除了学校里学到的那点东西,其他的一无所知,这让我陷入了巨大的自卑与恐慌之中。

于是在大一的时候便定下了一个四年规划,即在大四的时候能够完善自己的社交、讲话、组织能力。

以锻炼演讲能力为核心,从而辅以带动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的提升。

同时为了能够做好演讲,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架构。

于是从大一开始,每天泡图书馆。除此之外,校外的书店,尤其是商业杂志,每次去都是一扫而光,所有类型的都买。

当时每个月的生活费是500元,每个月会拿出200-300元买书,剩下的200元左右吃泡面。

每个学期给自己定3场演讲的目标,基本上是1个月左右1场演讲。

每天看书输入,每天内容输出,准备演讲主题,演讲内容,练习讲话方式,讲话口气等等。

记得第一次做演讲的时候,大概60号人左右。本班级30人左右,其他班级30人左右。后续的一些基本上都在200人左右。

在公司中我也经常和同事提起这段经历,为了让同学都去听我的演讲,我准备了一段话术。

大概的意思是,我想锻炼一下自己,练习一下自己的演讲能力,讲的东西可能不怎么样,但希望你给我一次机会,谢谢。

我们班30人左右,每个人座位都很近,我是挨个讲过去的。

同样的话,每个人都说一遍,大家都是坐在一起的,前后左右基本都能听到,但我仍然是每个人的讲过去,尊重到每一个人。

演讲那天只有一位同学因为有事来不了,其他的都到场。

还有很多事例就不一一展开讲了,整个大学四年间,为了做演讲经历了各种酸甜苦辣,有的时候台下反应很好,讲完就会很开心。

有的时候台下反应不好,讲完就会很难过,记得有一次足足有1个星期没吃下饭。

但最难的还是在大三结束的时候,虽然做了不少场演讲,练习了3年,但是还是无法做到游刃有余,也就是还没找到感觉,心理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有一次跟着我的导师在另外一所大学讲课,中间正好有个客人找我导师有事,下面坐着几百号的学生。

导师跟我说了一句话,给你1个小时,随便你讲些什么,总之把时间搞定。

因为没有事先准备,所我只能先定个主题,然后通过在纸上列提纲的方式来分开阐述。

正所谓上天不负有心人,也就是从那天我才明白,做演讲千万不能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准完蛋。

正是因为没有时间准备导致了我只能通过列提纲的方式去讲,正是因为舍弃了死记硬背,反而更容易控场,更容易旁征博引,更容易发挥肢体语言;

很多学生都在做笔记,说明内容反响也很不错。

也就是从那天起,突然发现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找到感觉了。

虽然现在看起来道理很简单,通过列提纲的方式去讲,不要死记硬背。

但是自己底子薄,又没人指点,靠自己的努力悟出这个道理,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连自己的内向性格都给调整了。

直到现在工作十余年了,想起当年那段经历,我都还是很佩服自己的,那段经历对毕业后十余年的工作经历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虽然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做规划,但是真正对规划开始有理解能力的时候,还是大学四年的这段经历。

最终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感觉,但过程是非常艰辛,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结果。

大学毕业之后的十余年,基本上分了2个阶段,第一个5年在上海靠一己之力解决了房子问题,解决了终生大事,第二个5年是在职场上有一个大的提升;

现在是第三个5年,第三个5年基本上是在规划40岁的生活状态,为40岁后满意的生活状态做努力。

尽管在过程中有无数的困难,但我都足够的有耐心。

02

我们总是夸大了短时间的效果

而忽视了长时间的坚持

周末的时候我去了趟常州,见了一下大学导师,还有几个朋友。

其中一个朋友在做少儿美术教育,最近几年我知道他做的不错,但盈利能力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

只做常州本地,1000名学生,每名学生年付费在5-6000左右,一年下来的营收在500-600万左右,净利润在400多万。

这样的小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确实让我刮目相看,现在的一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可能都没有这么多,很多上市公司都还是亏的。

因为最近五年没有见面了,而又刚好,他真正发展也就是这5年左右的时间。

我当时问他第一年是什么情况,他说第一年的时候连个小作坊都算不上,和老婆一起上,一起发传单,居民楼里自家的房子装修一下,就在里边教学。

前三个月一个学生都没招到,直到第四个月才有了第一个学生,第一年全部的营收只有10-15万,除去日常开支,夫妻俩算下来可想而知,没多少钱。

他说真正走上正轨是从前年,这两三年来赚的钱超过了前面很多年赚的钱。13年开始从零起步,到今年一共花了7年时间。

而在这7年之前,也就是毕业后的三四年时间里,也是不停的摸索,这项目那项目,也没见成功。

所以准确的说,他用了近11年的时间做成了今天这么一个事情。

这样的案例很多,名人的案例更是不计其数。

因为和大家隔得比较远,所以不会有太大的感触,如果是你身边的人这样坚持下来,做成了一件事,我相信对你的触动一定很大,因为身边人和你的起步是差不多的。

相信很多人在毕业十年的这个时间点上会有很多感悟,尤其是看到身边很多人不同的人生轨迹。

03

别让世间那些所谓的速成法迷了心智

现今网上充斥着各种速成法,披着各色神奇的外衣游走于各行各业,什么《30小时抵上三年》、《XXX15天速成》、《最后100天,从学渣快速逆袭到学霸》、《一百天让你成功逆袭》等等。

在百度上搜“速成”两字,大多数都是相关什么减肥速成、学习速成、职业速成等等。

不否定一些课程的价值,课程的作用其实是指点,前提是这个课程确实有价值,现今社会,有太多的忽悠了。

就像一个武林高手,给后辈做了指点,难道这个后辈就牛逼了?

指点完之后,你还是需要大量的练习,大量的思考,才能成为高手,任何成功都是要靠艰难支撑、苦心熬成得来的,没有例外。

我最近一年因为爱好陆陆续续的开始写点文章,于是我把现在做的比较好的一些个人大号研究了一遍,但凡现在做的不错的,基本上都经历了5-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从最早的博客时代,到微博、知乎,再到12年的微信公众号,再到现在的头条、抖音。

反观现在的很多人,觉得自媒体时代到来了,写个号兴许能赚钱,结果1个月下来就到处问,为啥没有粉丝啊,怎么样才能做粉丝啊;

再做一两个月,基本上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东西不好做,这个机会不属于我们了,别人做起来一定是有什么资源等等,或者说那个某某做起来是因为赶上了风口,赶上了红利期。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这也就是一万小时定理,这条定理中强调了『长时间的刻意练习』

长时间指一万个小时以上,基本上是5年左右的时间,你可以观察一下身边一路走来的朋友,但凡做成一件事情的,真正稳定了的,基本上都至少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刻意练习是指高度集中的专研于某一领域,并不是浑浑噩噩的度过这一万个小时。

也就像卖油翁所说:无他,但手熟尔。

大多数的人能达到那种忘我的境界吗?

当然不能,成功的仅仅是那一小部分人。

一万小时法则的意义是给普通人一种可能成为某个领域专家触手可及可执行的方向,他能够给普通的你我带来希望,至于最后有没有到达终点,怎样到达的,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给了你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带给你希望,促使你坚持把每一步走下去。

速成的想法固然是好,但是在真正实践上你能否担得了这个『成』字?

不要被各种“速成”蒙蔽了眼睛,扭曲了心智,在快餐文化的当下,静下心来,找准自己的方向,踏踏实实走每一步。

所有的牛逼都是苦逼熬出来的,那些速成其实都是大器晚成

小到你今日的一个上司,你也可以问问他是如何一路走来的,身边人给你带来的感悟和冲击只会更大

无论是你身边人,还是离普通人较为遥远的名人,翻翻他们的历史,哪一个不是经历了千锤百炼才有今日之成就。

04

坚持固然重要,但不要太傻

我经常和同事讲一个案例,我说上大学的时候经常会和同学打97格斗。小的时候我就没打过游戏,所以天赋不行。

每当我同学熟练的按出各种大招的时候,我就极其羡慕。于是我总是问身边的同学,这个大招是怎么按出来的。

每次的回答都很一致:随便按啊,就是这样手指随便按啊,还当场演示给我看。

于是我就信了,我也随便按,还真不错,能按出来了,但是非常不稳定啊,所以经常被对手KO。

直到大学毕业之后,我才知道,网上有各种课程,发大招只要那几个键按一定顺序按就行了,屡试不爽,非常稳定。

再来讲一个案例。

上周末我去见导师的同时,一个当时的校友A在南京开了家小公司,听过我要去导师那,他马上开车过来,说是和我一起聊聊,听说我是做互联网的,想知道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一起做下来的时候,他就问那个做少儿培训的哥们B,童鞋B一直和他强调,你要有互联网思维,你要有互联网思维。

那什么叫做互联网思维呢,A童鞋百思不得其解,B童鞋默默的来了一句,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大的思维。

我靠,说了和没说一样啊。

然后我就和A童鞋说,不要说的那么高大上,你把他换个词,将互联网思维换成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听不懂的话,再换一个词,叫做“如何赚钱”。

那你现在就很清楚了,如何拥有互联网思维呢,多研究一下现在比较火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怎么赚钱的,大到BAT,小到一个单品营销,当你明白了他们是如何赚钱的时候,基本上你也就知道他们的玩法了。

这个时候再把自己公司的商业模式做一个拆解,将你所有研究过的赚钱方式,也就是玩法,和你自己公司的业务进行对比,看哪个思路可以借鉴,哪个部分可以做调整,或者是直接就能够给给你一定的启发。

简单来说,这就是互联网思维。

然后A童鞋又纠结一个问题,就是为啥B童鞋能有那么多想法,而他自己脑袋总是想不出这么多东西呢。

B童鞋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然后我说人的天赋固然重要,但是细化到具体执行的话,记住四个字:“信息输入”

任何人要想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维,一定要有大量的信息输入。

当你看过研究过很多案例也好,现象也好,你自然就会有自己的想法。

只不过有天赋的人更容易完成嫁接动作,更容易提炼重点,没天赋的人慢一点,没关系,至少不会一脸懵逼。

大家要相信很多事情都是有方法论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起步的人,坚持到最后结果却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巨大。

我们都一起坚持把,但不要太傻。

与君共勉。

转载请注明:电商回忆录 » 你所看到的速成,其实都是大器晚成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